2013年4月2日 星期二

幫寶寶拍痰

幫寶寶拍痰的方式  (婦幼醫院)



  1. 扣背的目的:

    以手掌的技巧,及患者的姿勢,幫助呼吸道痰液排出。
  2. 叩背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
    1. 患者的頭頸部低,臀部要高,趴在執行者 之腿上 (如圖1)
      若於床上以棉被或枕頭把臀部墊高 (如圖2)
    2. 執行者,手做成杯狀,掌面朝下,叩擊在 胸背部拍出ㄅㄅ之聲,每次共約 5 —l0 分鐘。
    3. 餵奶前30分鐘及餵奶後 l - 2 小時做,每 天至少做 4 —6次。
    4. 衣服勿穿太厚,只穿一件至2件薄棉衫。
    5. 注意嬰兒臉色,若有變化,先抱起暫停 並清除囗鼻分泌物,等呼吸平穩改善後再 拍。
    6. 多補充水份,以促進痰液稀釋,以利痰液 排出。


    圖1圖1圖2圖2
    **********************************************************************
    如何為寶寶拍痰
    http://www2.vghks.gov.tw/HE/pdf/7140001_1.pdf




    *********************************************************************
    掌握拍痰技巧&自製拍痰杯
    冬天還真是個多事的季節...病毒接踵而來的誇張!!!
    好不容易以為結束了小圓寶的發燒記,

    這兩天,竟出現了痰液增加導致小咳嗽和怪聲出現的狀況...
    有了上回發燒經驗後,便有多注意些冬季小兒問題,
    沒想到,現在竟這麼快就又用上了...

    乾脆又再整理出來,自己也方便看...唉...媽媽們,加油了!!!
    這冬天,記得給孩子穿暖些內!!!

    --------------------------------------------------
    ------以下文章為轉載後重新整理文------


    寶寶咳嗽、痰液增加,更嚴重時會呼吸急促和帶有咻咻的呼吸聲,

    這是幼兒上呼吸道感染常見的併發症,一般醫師會給予化痰和支氣管擴張的藥物,
    但最重要的是家長要幫寶寶多拍痰,讓痰液排出,才會改善呼吸困難的現象
    拍痰雖然費時又乏味,卻是治療細支氣管炎的利器,
    平時應多練習,一技在身,保障無窮。
    幼兒的細支氣管因年紀小尚未完全發育,所以內腔本來就較狹窄,
    如果再感染了病毒,造成細支氣管內腔粘膜腫脹和粘液增加,
    就容易造成細支氣管阻塞,而引起痰多和呼吸困難的現象,
    最常發生在二歲以前的幼兒,尤其是6個月到1歲的年紀,此時的寶寶無法咳痰,
    痰積於肺部深處,除靠化痰藥幫忙之外,更要靠拍痰改善,
    否則會逐漸發生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所以請家長一定要學會拍痰。
     
    .拍痰控制
    控制時間力道拍痰的目的,是應用重力原理及改變身體姿勢,使積在肺的痰鬆脫,
    經由支氣管、氣管流出,再藉著咳嗽將痰咳出。

    拍痰每天至少3至4次,每次約10到15分鐘,
    如果情況較嚴重,可增加拍痰的次數和時間。


    .拍痰時間
    進食前或進食1小時之後拍痰,才不會引起嘔吐。空腹進行,免得拍痰時嗆到。
    拍痰原理有些家長會懷疑,已經很努力地拍痰,為什麼沒效果,便放棄拍痰使病情惡化,
    事實上,
    幼兒較少有吐痰的動作,而是常將引流到喉嚨的痰吞到胃腸中由大便排出
    另一個常犯的錯誤是使用的力道不夠,無法達到震動排痰的效果。

    手掌形狀大人將手指併攏彎成碗狀,利用手腕關節自然活動彎曲的力量來拍擊。
    要注意不要壓到寶寶的鼻孔


    姿勢方向
    寶寶趴在床上或家長交叉蹺高的大腿上成頭低腳高的姿勢,可墊枕頭或棉被,
    由寶寶的腰往頭部方向拍擊上背肋骨部位,不要拍打到腰部以下



    側躺引流
    拍完痰後讓寶寶側邊躺好,維持頭低腳高約10~20分
    使痰因重力原理流至大氣管或口鼻。

    --------------------------------------------------
    --------------------------------------------------
    自己做DIY拍痰杯

    1
    .取保特瓶,距瓶口處約8公分一小段切下,形狀類似一個漏斗。


    2.將切口部份以折疊好 的手帕包裹住,用膠帶固定才不會傷到寶寶。


    3.如此就可握住瓶口幫寶寶拍痰,方式與用手掌拍痰一樣。


    --------------------------------------------------
    --------------------------------------------------
    自己做DIY
    蒸汽吸入吸入溼熱空氣,可增加化痰效果,若家中沒有簡易型氣霧機器,
    可在浴室的浴缸放熱水,抱著寶寶吸入蒸汽20分鐘後再拍痰
    用生理食鹽水與蒸餾水或已過濾的水以1:1的比例
    煮開水
    ,蒸10~15分鐘。 
    1.長40公分寬20公分的圖畫紙或牛皮紙,捲成喇叭形狀,用膠帶固定好。

    2.開水煮滾時,套在壺嘴上,讓寶寶距離壺嘴40公分呼吸蒸汽。

    不過...
    ★專家說媽媽的手最好★任何替代器具都沒有媽媽的手好,因為肌膚接觸可以掌握力道,
    並讓寶寶感受到媽媽的愛,
    拍痰時要也注意自己不要太緊張,不然寶寶也會不舒服。

    細支氣管炎的整個病程需1~2星期才會痊癒,急性期約1星期,咳嗽會較久,
    若反覆出現細支氣管炎或一直不見好轉,要考慮是否合併有其他問題,
    如嬰幼兒氣喘、胸腔內發育構造異常壓迫支氣管、免疫功能低下等,
    應讓醫師做進一步的檢驗及治療。


    --------------------------------------------------
    ★小提醒
    1.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可預防感冒,父母外出回家來,
       最好先洗手、漱口、換衣服後再抱小孩,訪客最好也要配合。

    2.寶寶感冒時要多喝溫水,補充足夠水份,不要等他咳嗽了才想到給他喝水,
       另外也不要吃甜食,這會使抵抗力下降。

    3.夏天容易流汗,衣服汗濕了一定要馬上更換,也可洗洗澡,有助於體溫調節,
       不過,一天不要超過三次。

    4.寶寶生病時已經很不舒服了,盡量避免讓他哭鬧,過度活動會使呼吸更急促,
       睡眠休息的時間要比正常時候多。


    ★要注意
    細支氣管炎若出現下列症狀,應考慮住院治療!
    1.有潛在疾病如慢性肺病變、先天性心臟病等
    2.小於3個月的嬰兒
    3.餵食困難,活動力下降
    4.高燒不退
    5.中度至重度呼吸窘迫
    6.照顧能力不足或居家偏僻者

    資料來源http://www.wretch.cc/blog/Zooa/6313371




    *********************************************************************
    拍痰的方式
    1.大腿上放一條浴巾或小枕頭墊著比較舒服

    2.把寶寶翻過來採趴睡的姿勢在你的大腿上

    3.然後寶寶要頭低腳高

    4.拍寶寶的肩夾骨兩側,就是脊椎最上面的二側有骨頭的地方

    5.手要像拍打嗝一樣呈現拱杯狀拍寶寶的二側

    6.如果怕力道錯誤,可使用電動拍痰器(較大型的醫療器材行或藥局有賣)助拍會比較好用,但滿月的小嬰兒拍時力道要注意

    7.飯前1小時先拍痰,飯後要2小時後才能拍痰,避免全部都吐出來

    Q:拍痰!寶寶什麼時候需要拍痰啊?又怎麼知道該拍哪裡呢?

    A:當寶寶生時出現咳嗽、痰音,或呼吸急促、急喘等症狀,除了送醫使用蒸氣治療外,也可以利用拍痰來幫助寶寶舒緩症狀。
    那麼該拍哪些部位?一般就醫時,醫師會透過聽診器來檢視痰堆積的位置,以確定拍痰的位置;或者也會經由X光片來檢視痰集中的位置後,再來決定拍痰的部位。

    Q:上次幫寶寶拍痰,拍沒幾下寶寶就吐奶了,到底拍痰該什麼時候拍才好呢?
    A:拍痰每天大約需作3~4次,或是每2小時一次。選擇的時機很重要,如果在寶寶喝完奶後立即進行,則可能會因為肚子裡的奶還沒消化完、過於刺激而使寶寶嗆奶,反而易導致吸入性肺炎,因此要特別留心。
    一般會建議早上起床後,餐前1小時、餐後2小時,或是睡覺前做,以空腹時進行效果較佳,如此可避免嘔吐。每次進行15~20分鐘,拍的頻率需視寶寶情況與忍耐程度而定,一般約每分鐘60~70下。

    Q:幫寶寶拍痰時,他哭個不停,該再繼續下去嗎?拍痰時還有哪些注意哪些事項呢?
    A:如果拍痰期間寶寶哭鬧地很嚴重或是出現不適、呼吸困難、疲倦等症狀,就必需停止,以免讓寶寶留下不好的印象。
    此外,如果寶寶頭部有外傷或是易哭鬧,則不建議施行,以免孩子一哭,反而容易嗆到。症狀明顯改善至少需3~4天。如果寶寶的痰集中在背部下葉,需倒趴成頭低腳高的姿勢拍痰時,則應讓寶寶的頭側向一邊約45°,以方便口水流出,否則很容易嗆到唷! 還要提醒媽咪,拍痰時應注意保暖,以免寶寶感冒囉!若寶寶痰、分泌物較黏稠不易排出時,在姿位引流時可予以局部叩擊,或事先使用蒸氣吸入,如:在充滿蒸氣的浴室中進行。
    而為免寶寶不舒服,建議應墊一個小枕頭在寶寶肚子上,以避免造成不適,並可預先準備好衛生紙及毛巾,幫寶寶擦拭。

    Q:叩…叩…叩…,哇!寶寶拍痰時那麼用力,不會打傷寶寶嗎?拍的時候該從哪裡拍起呢?
    A:叩擊時,手應呈杯狀,讓氣體充滿手部,而且重覆地拍胸壁,利用手腕關節自然活動彎曲的力量穩穩地觸及胸壁,使該部位的痰受到振動後變的鬆散,並且順利地被引流。
    拍擊時,有痰的部位朝上,如:左胸壁有痰則採右側臥,叩擊左側胸壁。並由屁股往頭部方向拍;且力道不可過大,只需輕拍,並有節律地叩擊,聽到噗噗聲即可,且骨頭突出處、脊椎骨及腰部以下勿叩擊。如果媽咪的手勢正確,就會產生一個空的且深的聲響,雖然聲音蠻大聲的,但不會痛唷!如果寶寶瘀青了,就不對囉!

    拍痰時寶寶頭部是否一定要放低?不要放低。
    拍痰是以振動的原理,讓氣管及肺部內的痰液能
    較鬆動,當咳嗽時會較容易咳出來。一般建議,
    頭放低的目的是在於使鬆動的痰液能隨著體態及
    重力的作用向低處流,當頭較胸部為低時,痰液
    就易流出氣管外,其用意是很好的。
    但是,頭放低實際上卻有下列的缺點:
    1. 易嘔吐:因胸腹高頭低的姿勢時,胃要較食道及口腔為高,此時胃內容物很容易順著食道流出來。
    2. 寶寶有恐懼感:頭低胸高不是一個正常的體態,沒有安全及舒適感,在大的病患可以抑制情緒來完成拍痰,但在幼兒會很自然的顯現他的不安及恐懼而大聲哭泣。
    3. 寶寶易失手而墜落:父母很難控制掙扎,煩燥哭鬧的寶寶,萬一失手沒有抓穩則馬上頭向下掉落而直接受傷。
    4. 肺功能暫時變差:胸低腹高的姿態,腹內的胃腸藉橫膈膜壓迫胸腔內的肺,使肺的呼吸動作受到一定的抑制,這對原來心肺功能就較差的病兒是很危險的。
    因此,替小寶寶拍痰時,寶寶的上半身體可使正常直立或平躺,不要刻意的放低。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2JC3QAiYBRuIXdGbkSNJ8uE-/article?mid=319





    ****************************************************************
    拍痰,可能是白費力氣

    作者/ 黃瑽寧 2013-04-01
    孩子只要感冒咳嗽,幾乎每個爸媽都有幫忙拍痰的經驗,各種拍痰教學也應有盡有,
    但究竟這對於縮短病程有沒有效果?讓孩子自己把痰咳出來好不好?

    若您走進一家醫院,不知道兒科病房在哪裡,其實很簡單:電梯門打開,豎起耳朵仔細聽,特別吵雜、哭鬧聲震天價響的那層樓,一定就是小兒科病房了。
    但除了哭鬧聲之外,似乎還聽到另一種令人膽顫心驚的聲音,「啪!啪!啪!」的不絕於耳。不知情的人,還以為家長在打小孩,疼得讓孩子哭天又搶地。
    十幾年前,當住院醫師生涯的第一天,我問旁邊的護士:「那吵雜的啪啦啪啦,是什麼聲音呀?」她白了我一眼,沒好氣的回答:「就CPT啊!」語氣彷彿在嘲笑是哪家醫學院畢業的菜鳥。
    CPT,啥東西呀?我回家查書。喔!原來是Chest physical therapy的縮寫,叫做「胸腔物理治療」。所謂的胸腔物理治療並不只有拍痰而已,還有姿勢引流、深呼吸以及咳嗽等等動作。一些早產兒、臥床的病患、剛開完腹腔手術疼痛的病患,或者嚴重肺炎積膿的病人,因為力氣不足,會需要這些胸腔物理治療,來幫助把痰咳出。
    根據教科書的說法,CPT僅適用於先天性支氣管異常的孩子(如囊狀纖維化、早產兒慢性肺疾病),或者沒力氣哭的孩子(如重度腦性痲痹者),當他們肺部有感染時,才需要CPT。我回想起病房裡大部分被拍痰的病童,幾乎都是哭得「大小聲」,吵得隔壁病童睡不著覺,聽起來一點也不虛弱啊!這件事,讓我有那麼一點點困擾。
    媽媽界的「全民運動」
    歸功於醫界與護理界的大力宣導,這幾年下來,我發現「拍痰」這件事不僅深入每個有孩子的家庭,甚至成為媽媽界的「全民運動」。只要家裡寶寶感冒咳嗽,不論嚴重與否,趴下來給他用力拍就對了!網路上各種拍痰的教學,什麼頭下腳上、由下往上、避開龍骨、手心呈碗狀等等大絕技應有盡有;還有人拍賣拍痰器具,彷彿是居家必備之育兒良品,非買不可。
    然而曾經力行拍痰運動的媽媽們,應該都有類似的經驗:年幼的寶寶被拍痰的時候非常痛苦,嘶吼慘叫,拍完之後痰音的確稍微減少,但是咳嗽卻變得更劇烈,甚至哮喘了起來。雖說「拍在兒身,痛在娘心」,但醫生囑咐,不得不從。更何況看著孩子痰音濃厚,吃藥也沒有什麼效果,也只能藉由拍拍痰,盡力而為,把母愛化做重重的震盪聲,期望孩子早日康復。
    醫學不斷的在進步,媽媽的心聲我們也都聽見了。「拍痰」如果真的能讓寶寶早日康復,那麼短暫的痛苦自然算不了什麼;可惜目前的研究顯示,這麼多年以來,我們可能都白費力氣了。
    對於罹患急性細支氣管炎、任何呼吸道感染的病童而言,拍痰能不能縮短病程呢?答案是沒有辦法;是否可以減少咳嗽頻率?答案也是不行。不僅如此,拍痰也不能縮短住院天數,不能減少藥物使用量,更不能減少細菌感染機率。唯一很明顯的效果,就是增加了寶寶哭泣的時間(囧)。
    兒童抽痰暗藏危機
    此外,在某些較罕見的情形(非常倒楣的狀況),拍痰還可能造成傷害,包括呼吸暫停或暫時性低血氧、支氣管痙孿與肺塌陷、胃食道逆流、嘔吐物吸入、新生兒顱內出血、肋骨骨折或瘀挫傷等。萬一真的發生上述情形,豈非得不償失!
    等等,事情還沒完。如果您的孩子因為急性細支氣管炎住院,除了拍痰之外,有時候還外加抽痰的服務。兒科護理人員工作都很忙碌,在一般照護時間之餘,還特地撥空幫您的孩子定時使用抽吸管抽痰,應該是非常令人感動的。然而就在上個月,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發表一篇重要的研究,讓我們重新思考了兒童抽痰的時機與方法。
    他們統計了七百四十名小於一歲、罹患「急性細支氣管炎」住院的病童,發現抽痰的方法如果不正確,不僅沒有幫助寶寶快快好,反而延長了住院天數!在病人住院二十四小時之內,如果常常使用抽吸管「深部抽痰」,平均會增加○‧六天的住院時間。反之,如果使用「淺抽痰」,比如說吸吸鼻涕讓寶寶呼吸比較順暢,則每四個小時「淺抽痰」一次,可縮短一天的住院天數。追究背後的原因,可能是這些深部抽痰會刺激呼吸道的黏膜,造成更嚴重的水腫;但是頻繁的淺抽痰,反而可以保持呼吸道暢通,藉由寶寶自主的咳嗽動作,把堵塞的痰慢慢清除乾淨。
    愛之適足以害之,沒想到我們貼心的「拍痰與深部抽痰」,竟然和想像中的效果,有這麼大的差距。寶寶的呼吸道,正如那句有名的廣告詞:天然的尚好。孩子自然的哭泣動作、大力的咳嗽,其實就是最好的排痰;太過度的侵入性干擾,反而讓呼吸更加不順暢,延後痊癒的時間。所以除非您的孩子先天有呼吸道異常、早產、長期臥床的疾病,或是嚴重的肺部感染,不然最好別再用力拍痰了。
    幫助寶寶的方法,可以自己來或請護理師抽吸喉嚨和鼻涕、讓寶寶睡在氧氣帳內或蒸氣治療,這些都是比較無害的處置。另外,多多給予孩子擁抱,提供情緒上的支持,增加抵抗力,也可以讓疾病復原得更快喔!

    資料來源http://m.parenting.com.tw/blog/blogTopic.action?id=120&nid=3211





    *******************************************************************************
    拍痰Tips 有效減緩痰液堆積
    採訪/陳雯琪
    諮詢/天主教耕莘醫院護理部嬰兒室護理長 劉文琪
    叩、叩、叩…稚嫩的小寶貝,經的起大力的叩擊嗎?聽到小寶寶拍痰,不少新手媽咪都要懷疑,拍那麼大力,小寶貝會不會瘀青啊?
    媽咪別想太多,其實拍痰主要是應用重力原理,使積在肺部的多餘痰液鬆脫,以便引流,目的是要幫助寶寶將肺部多餘的痰排出,對健康是有利的唷!
    Baby為什麼需要拍痰?
    痰每個人都有,為什麼小寶寶需要用拍的才能排出呢?一般人體每日約會有100c.c.的痰液產生,目的是為了將異物排出,是人體正常機轉的現象。成年人多半會藉由咳嗽,使痰液自行排出,但對嬰幼兒來說,排痰可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了。
    天主教耕莘醫院護理部嬰兒室護理長劉文琪解釋,嬰幼兒咳嗽的機轉尚未發展成熟,力氣尚且不足,因此,當痰積在肺部時,就無法藉由咳嗽將痰咳出,此時就必需借助拍痰的力量,來達到排痰的目的。尤其是當寶寶感染肺炎、細支氣管炎時,多餘的痰若積於體內,可能會使寶寶發生呼吸困難或呼吸衰竭等,對生命造成威脅的情況,您不得不小心!
    除了拍痰之外,若寶寶的痰液相當多,有痰音或罹患肺炎時,媽咪也可合併姿位引流來幫助孩子將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排出,讓孩子能更有效地呼吸,並且感覺舒適,是媽咪不可少的好幫手。
    那麼什麼是姿位引流呢?簡單來說就是把患者擺成適當位置,應用重力原理及改變身體姿勢,使積在寶寶肺部的分泌物(痰)經由支氣管、氣管流出,再藉由咳嗽排出或吞入胃部。
    媽咪必知 拍痰小技巧
    那麼寶寶何時需要拍痰呢?劉文琪強調,如果寶寶感冒了,且有痰液,此時除了送醫使用蒸氣治療外,家長還可利用簡單的拍痰法將黏稠的痰液排出。只要將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排出,就能讓孩子更有效率地大口呼吸、感覺舒適唷!
    可別以為拍痰很容易,如果方法不正確、力道過大,小寶貝可能得面臨青一塊、紫一塊的慘狀!因此,劉文琪針對家長常出現的疑問作說明,讓媽咪能準確無誤地進行。
    Q:拍痰!寶寶什麼時候需要拍痰啊?又怎麼知道該拍哪裡呢?
    A:
    當寶寶生時出現咳嗽、痰音,或呼吸急促、急喘等症狀,除了送醫使用蒸氣治療外,也可以利用拍痰來幫助寶寶舒緩症狀。
    那麼該拍哪些部位?一般就醫時,醫師會透過聽診器來檢視痰堆積的位置,以確定拍痰的位置;或者也會經由X光片來檢視痰集中的位置後,再來決定拍痰的部位。
    Q:上次幫寶寶拍痰,拍沒幾下寶寶就吐奶了,到底拍痰該什麼時候拍才好呢?
    A:
    拍痰每天大約需作3~4次,或是每2小時一次。選擇的時機很重要,如果在寶寶喝完奶後立即進行,則可能會因為肚子裡的奶還沒消化完、過於刺激而使寶寶嗆奶,反而易導致吸入性肺炎,因此要特別留心。
    一般會建議早上起床後,餐前1小時、餐後2小時,或是睡覺前做,以空腹時進行效果較佳,如此可避免嘔吐。每次進行15~20分鐘,拍的頻率需視寶寶情況與忍耐程度而定,一般約每分鐘60~70下。
    Q:幫寶寶拍痰時,他哭個不停,該再繼續下去嗎?拍痰時還有哪些注意哪些事項呢?
    A:
    如果拍痰期間寶寶哭鬧地很嚴重或是出現不適、呼吸困難、疲倦等症狀,就必需停止,以免讓寶寶留下不好的印象。
    此外,如果寶寶頭部有外傷或是易哭鬧,則不建議施行,以免孩子一哭,反而容易嗆到。症狀明顯改善至少需3~4天。如果寶寶的痰集中在背部下葉,需倒趴成頭低腳高的姿勢拍痰時,則應讓寶寶的頭側向一邊約45°,以方便口水流出,否則很容易嗆到唷!
    還要提醒媽咪,拍痰時應注意保暖,以免寶寶感冒囉!若寶寶痰、分泌物較黏稠不易排出時,在姿位引流時可予以局部叩擊,或事先使用蒸氣吸入,如:在充滿蒸氣的浴室中進行。
    而為免寶寶不舒服,建議應墊一個小枕頭在寶寶肚子上,以避免造成不適,並可預先準備好衛生紙及毛巾,幫寶寶擦拭。
    Q:叩…叩…叩…,哇!寶寶拍痰時那麼用力,不會打傷寶寶嗎?拍的時候該從哪裡拍起呢?
    A:
    叩擊時,手應呈杯狀,讓氣體充滿手部,而且重覆地拍胸壁,利用手腕關節自然活動彎曲的力量穩穩地觸及胸壁,使該部位的痰受到振動後變的鬆散,並且順利地被引流。
    拍擊時,有痰的部位朝上,如:左胸壁有痰則採右側臥,叩擊左側胸壁。並由屁股往頭部方向拍;且力道不可過大,只需輕拍,並有節律地叩擊,聽到噗噗聲即可,且骨頭突出處、脊椎骨及腰部以下勿叩擊。如果媽咪的手勢正確,就會產生一個空的且深的聲響,雖然聲音蠻大聲的,但不會痛唷!如果寶寶瘀青了,就不對囉!
    如果媽咪擔心手勢及力道不對,可使用拍痰器來輔助,不僅省力也十分方便;至於早產兒則可使用早產兒專用的拍痰器唷!
    (取材自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2/mamabox/s2baby02-129.asp







    *****************************************************************
    嬰幼兒喉嚨有痰音?如何拍痰。
    通常此種情況約在滿月後才出現,是下列各因素綜合的結果:
    1. 嬰幼兒對外界物質的敏感(或感冒)反應:所謂外界物質包括:奶粉、空氣、衣物、病毒、細菌...等,鼻腔、口咽部的黏膜直接的反應就是分泌增加(痰)及腫脹(塞住)。
    2. 鼻腔、口咽部的呼吸通道過於狹窄:在嬰幼兒尤然,所以當局部的黏膜稍有反應如感染、刺激時,即會分泌增加、水腫,而產生部份通道的阻塞。
    嬰幼兒皆不太吞嚥口水:大人們口咽處若有過多的液汁存在,都會不由自主的有吞嚥的動作將汁液吞入胃去,以保咽喉處的清爽;但在嬰幼兒或一些腦神經有問題者(如昏迷不醒、智障者),其吞嚥的功能不健全,清醒時口內物容易外流(流口水),而睡覺時汁液除了照樣的外流外,尚會向後倒流在咽喉處貯積,所以當呼吸氣流進出氣管口時,氣水交混,就會產生有呼嚕呼嚕的呼吸雜音了。

    拍痰時寶寶頭部是否一定要放低?不要放低。
    拍痰是以振動的原理,讓氣管及肺部內的痰液能較鬆動,當咳嗽時會較容易咳出來。一般建議,頭放低的目的是在於使鬆動的痰液能隨著體態及重力的作用向低處流,當頭較胸部為低時,痰液就易流出氣管外,其用意是很好的。
    但是,頭放低實際上卻有下列的缺點:
    1. 易嘔吐:因胸腹高頭低的姿勢時,胃要較食道及口腔為高,此時胃內容物很容易順著食道流出來。
    2. 寶寶有恐懼感:頭低胸高不是一個正常的體態,沒有安全及舒適感,在大的病患可以抑制情緒來完成拍痰,但在幼兒會很自然的顯現他的不安及恐懼而大聲哭泣。
    3. 寶寶易失手而墜落:父母很難控制掙扎,煩燥哭鬧的寶寶,萬一失手沒有抓穩則馬上頭向下掉落而直接受傷。
    4. 肺功能暫時變差:胸低腹高的姿態,腹內的胃腸藉橫膈膜壓迫胸腔內的肺,使肺的呼吸動作受到一定的抑制,這對原來心肺功能就較差的病兒是很危險的。
    因此,替小寶寶拍痰時,寶寶的上半身體可使正常直立或平躺,不要刻意的放低。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nanny-diary/article?mid=317&prev=318&next=316&l=f&fid=12





    *********************************************************

    你家有幼兒咳不出痰嗎?(超好用)--轉貼

    藥局買青草貼布(別買錯喔!)小孩剪半,貼在胸部與喉嚨間,痰就自己排出,不必再費心拍了!大人有抽煙肺部有痰也 很好用喔!
    使用者分享:


    我因為之前跑業務,己教過很多客戶,都覺得很有 用!會用這方法是因為自己有抽煙(到目前止煙齡20年以上),肺部常積痰,又咳不出來會胸痛,所以試著用,結果很好,後來又用在自家幼兒身上也很不錯,就 介紹給客戶,到目前已數不清用過有多少人了?只因覺得效果不錯,就介紹給大家!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hlele3109/article?mid=12524&prev=12647&next=12174&l=f&fid=78






    ******************************************************************************

    小孩拍痰 應避開肩胛、心臟、肝臟部位

    中廣新聞網 – 2013年4月3日 下午3:22

    「醫師!我的寶寶不想喝牛奶」、「醫師!我的寶寶嘴巴卡痰該怎麼做?」...在醫院診間裡面常常聽到家長抱著小孩,著急的問著醫師各式各樣的問題。小兒專科醫生說,父母不要強迫小孩喝牛奶,還是以小孩需求為主。至於拍痰,要有正確的拍法。

    萬芳醫院小兒科醫師黃亮迪在中國廣播公司、iCare愛健康舉辦健康講座中指出,新生兒最常遇到溢奶、卡痰等問題。他說,偶爾溢奶可能是賁門括約肌不成熟造成,經常溢奶可能是泡奶過程不正確、奶嘴、奶瓶、奶水問題,經常吐奶則是過敏、奶水問題。小孩發生溢奶將頭轉向側邊,以防小孩吸入牛奶,可能會造成肺炎、嗆傷、窒息無法呼吸的情況。

    另外,小孩卡痰也是常見問題,黃亮迪醫師指出餐前半小時,餐後一小時內不要拍痰,拍痰應將手五指併攏成杯狀,避開肩胛、脊椎骨、心臟、肝臟處,一天約拍四次,每次15-20分鐘。

    而常見的幼兒黃膽,若餵食母乳的小孩,黃膽生理性黃膽時間會較久退的較慢,且黃膽退與否都跟餵母乳有關。若是小孩有早產、感染、溶血、血型不合、蠶豆症、先天性甲狀腺低下、代謝性疾病等,皆可能造成黃膽原因。黃亮迪醫師指出必要時照光治療與疾病控制,最好是奶量要喝足夠。

    黃亮迪醫師提醒家長,家中小寶貝最好還是由自己照顧,才能看到小孩的變化,觀察小孩的生活起居狀態,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強迫小孩喝牛奶,以小孩需求為主,才能讓小孩健健康康快樂的長大。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9860&prev=19861&next=19859&l=f&fid=6







    ********************************************************************************

    兒童拍痰的重要性

      小朋友因為較無咳痰能力,所以常因感冒、細支氣管炎或肺炎導致的咳嗽很久都不會好。由於痰易積於肺部深部,此時除靠醫生開的化痰藥之外,更要靠拍痰改善,否則即使有適當的止咳化痰藥,也會因痰液的累積,而逐漸發生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所以請家屬務必要配合拍痰。

      拍痰原則

    1.拍痰時間:吃奶前30-60分鐘或喝奶後至少一小時以上,每次拍10─15分鐘,一天至少拍3-4次,特別是晚上洗完澡後,因為洗澡時會吸到熱蒸氣,更容易使痰化開。

    2.拍痰技巧:衣服勿穿太厚,只穿一件至二件薄衫,冬天則注意室溫勿太冷避免著涼。讓小朋友趴於床上(可墊枕頭或棉被)或家長大腿上呈頭低腳高的姿勢。
    家長雙手手指併攏然後手掌彎成碗狀或用拍痰器,以適當力道拍出“ㄅㄡㄅㄡ”聲,拍擊至少十分鐘,中線脊椎骨及腰部部分不拍。
      拍痰時,注意小孩呼吸時否順暢,若有發绀、嘔吐等異常現象,則立刻停止。平時多喝溫開水,以促進痰液變稀,以利痰液拍出。

    3.姿勢引流:拍完痰後,小朋友如能繼續維持頭低腳高的姿勢引流,約15-20分鐘可使痰因重力原理流至大氣管或口鼻,則效果更加。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1513&prev=1514&next=1512&l=f&fid=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