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6日 星期六

怎麼吃最不會過敏?嬰幼兒過敏病的預防

林思偕 醫師
兒童過敏病在世界各地的盛行率逐年上升,針對可能發生過敏病的嬰兒,出生後就採取一些防範措施來預防過敏病,當可達事半功倍之效。目前過敏病發生的高危險嬰兒定義是:父母親或兄姊之一有過敏疾病。

母奶對於足月嬰兒在出生後4~6個月是最好營養來源,也能預防過敏。研究顯示:過敏病高危險嬰兒出生後完全哺餵母奶至少4~6個月,可以降低異位性皮膚炎、6歲內反覆喘鳴發生率及牛奶過敏的危險性。若母親奶水不足,無法完全哺餵母奶4~6個月時,部分或完全水解蛋白的嬰兒配方作為母奶不足時補充或取代的食物,也能減少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但此配方對於氣喘的預防效果不一。傳統牛奶或豆奶的嬰兒配方並沒有預防過敏病的效果。

母親在懷孕或哺乳期時禁食高過敏食物可否預防嬰兒過敏病,目前沒有結論性的證據,故不建議懷孕期母親禁食,因如此反而有機會使母親或胎兒營養不足。至於母奶哺乳時期,母親是否要禁食高過敏食物,有些研究顯示母親禁食可降低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率,但其他文獻則不支持。

先前專家建議過敏病的高危險嬰兒在出生6個月後才開始餵食副食品。近來有些研究卻反而發現延後餵食副食品會增加過敏的機會,因為在出生4~6個月間規則接觸食物蛋白質可建立「口腔容忍」之免疫效應。故目前已修正為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餵食副食品須延後至出生4~6個月。歐美兒科指引目前仍建議出生4~6個月後開始添加副食品,而且一星期增加1種新食物為主。高危險過敏嬰兒若已適應低過敏食物,可小心且逐漸添加高過敏食物(蛋、堅果、魚、硬殼海產),鮮奶則建議1歲後再添加。餵食時應確認嬰兒有無過敏表徵(異位性皮膚炎或食物過敏反應),在家中試吃,宜備好口服抗組織胺,注意反應。若食用後有過敏反應或發生異位性皮膚炎,須徵詢醫師。副食品添加有時應個別考量嬰兒之個別差異。

另有研究指出,合併採取避免過敏原的食物及環境控制等多重措施時(如減少塵蟎暴露,母奶哺餵時避免高過敏食物,1歲前禁食高過敏食物等),追蹤8年內可降低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及氣喘之發生比率;但此部分仍需更多研究來證實其效果。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長庚醫訊 第三十卷第四期  林思偕  醫師專文
資料來源http://www.foodcare.com.tw/specialist.aspx?article=3519








*********************************************************************************

易過敏食物

易過敏食物:最好一歲或一歲半之後再給予
-水果類:柑橘類(柳橙、橘子、葡萄柚等)、草莓、奇異果、芒果、蕃茄、香蕉、哈密瓜、椰子
-蔬菜類:玉米、竹筍、茄子、芋頭、香菇、芹菜、芥菜、殘留農藥的蔬菜
-豆類:大豆、黃豆(豆腐、豆漿、豆花、豆乾、豆奶等)、碗豆
-奶類:牛奶、羊奶、乳製品(奶油、布丁、冰淇淋、優酪乳、乳酪、起司等)
-蛋類:蛋白、蛋製品(蛋糕、沙拉、美乃滋等);(蛋黃可於八個月後,由少量開始給予)
-五穀類:小麥(麵粉製品、麵條)、蕎麥、全麥、麥粉、烘培類食品、芝麻
-堅果類:花生及花生製品(花生醬、花生油等) 、杏仁、核桃、腰果、胡桃、栗子等
-肉類:豬肉、牛肉
-海鮮:有殼海鮮(蝦、龍蝦、螃蟹、蛤蜊、蚌、貝類等)、鱈魚、鮭魚、不新鮮的魚
-含咖啡因類:巧克力、咖啡、可可、茶、可樂
-其他:肉桂、芥末、酵母、醬油、人工食品添加物(人工色素、防腐劑等)、含酒精飲料或食物

PS.
1.可能造成過敏的食物,可能以不同的名字出現在包裝上,常見的包括:
-小麥粉:粗麥粉、細麥粉
-蛋白:白蛋白
-乳製品:乳清蛋白、酪蛋白、酪蛋白酸鈉
2.仔細閱讀食品包裝上的標示,才知道吃進的東西是什麼:
-可可亞粉、含奶油的食物、肉汁及一些醬汁都含有牛奶
-麵條與各種形狀的義大利麵中都含有小麥,有時還有雞蛋
-罐頭湯可能含有小麥和乳製品
-大部分的麵包都含有乳製品
-人造奶油通常含有乳清蛋白
-熱狗、冷盤切片、『非乳製品』點心含有酪蛋白酸鈉

較不易過敏食物:
-水果類:蘋果、梨子、葡萄、芭樂、水蜜桃、木瓜、棗子、酪梨、小紅莓、杏桃
-蔬菜類:胡蘿蔔、南瓜、地瓜、地瓜葉、青江菜、空心菜、高麗菜、莧菜、花椰菜、萵苣、蘆筍、甜菜
-五穀類:米
-肉類:雞肉、火雞、羊肉

資料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3610&next=13609&l=f&fid=28







*********************************************************************************

醫學專家在此提醒家長,以下20種食物兒童不宜常吃多吃,否則,有害無益。

1、桔子:桔子含有葉紅素,吃得過多,容易產生“葉紅素皮膚病”腹痛腹瀉,甚至引起骨病。

2、菠菜:菠菜中有大量草酸,草酸在人體內遇上鈣和鋅便生成草酸鈣和草酸鋅,不易吸收而排出體外。

3、雞蛋:雞蛋若吃得過多,會增加體內膽固醇的含量,容易造成營養過剩。

4、濃茶:濃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在人體內遇鐵便生成鞣酸鐵,難以被人體吸收,容易造成人體缺鐵。

5、果凍:果凍是由增稠劑、香精、著色劑、甜味劑等配製而成,這些物質吃多或常吃會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和智力健康。

6、鹹魚:各種鹹魚都含有大量的二甲基亞硝鹽,這種物質進入人體後,會轉化為致癌性很強的二甲基亞硝胺。

7、口香糖:口香糖中的增塑劑含有微毒,其代謝物苯酚也對人體有害。

8、糖精:大量食用糖精會引起血液、心臟、肺、末梢神經疾病,損害胃、腎、膽、膀胱等臟器。

9、豆類:豆類含有一種能致甲狀腺腫的因數,可促使甲狀腺素排出,結果體內甲狀腺素缺乏,機體為適應這一需要使甲狀腺體積增大。

10、人參:兒童食用人參會導致性早熟。

11、罐頭:罐頭食品中的添加劑,對正發育的兒童有很大影響,還容易造成慢性中毒。

12、爆米花:爆米花含鉛量很高,鉛進入人體會損害神經、消化系統和造血功能。

13、速食麵:速食麵含有對人體不利的食用色素和防腐劑等。

14、葵花籽:葵花籽中含有不飽合脂肪酸,兒童吃多了會影響肝細胞的功能。

15、可樂飲料:可樂飲料中的咖啡因,對兒童尚未發育完善的各組織器官危害較大。

16、動物脂肪:兒童常吃或多吃動物脂肪,不僅會造成肥胖,還會影響鈣的吸收利用。
17、烤肉串:羊肉串等火烤、煙熏食品,有強致癌物。

18、巧克力:兒童食用巧克力過多,會使中樞神經處於異常興奮狀態,產生焦慮不安、肌肉抽搐、心跳加快,影響食欲。

19、食鹽:兒童食鹽過多,成年後就容易發生高血壓、冠心病、胃癌等疾病。

20、豬肝:豬肝含有大量的膽固醇,兒童常吃或多吃豬肝,會使體內膽固醇含量升高,成年後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3462&prev=13486&next=13432&l=f&fid=28








*******************************************************************************************

幼兒連續頻瀉、便帶血 牛奶過敏惹的禍

作者: 【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4月25日 上午12:20
一名一歲三個月的小女孩,因腹瀉超過一個月,且一天20次以上,並帶有血便,而前往台南市郭綜合醫院就醫,腹部X光發現患者橫結腸嚴重脹大,超過第一腰椎寬度的一倍半以上,大腸有嚴重發炎或阻塞情形,由於一般小孩結腸脹到這麼大頗罕見,經兒童過敏科王莉惠醫師細心診斷,發現係嚴重「牛奶過敏」所致,經避食牛奶,患者康復出院。
王莉惠醫師說,小患者自出生不久,便容易反覆腹瀉,有時一天腹瀉10次以上,甚至會出現血絲便。小女孩自出生後,分別餵食過母奶、牛奶粉、羊奶粉,因小女孩有偏食習慣,飲食以喝奶為主,幾乎不吃稀飯或固體食物,當腹瀉厲害時,會改用無乳糖奶粉,平時有服用益生菌,希望能改善腹瀉情形。
患者曾在診所以一般腸胃炎治療但無改善,到院前兩天起,小女孩開始哭鬧不安,喝奶量變少,只喝水。腹部X光發現橫結腸嚴重脹大,超過第一腰椎寬度的一倍半以上,代表大腸有嚴重發炎或阻塞情形。因一般小孩結腸脹到這麼大並不常見,在台灣還是以感染性的沙門氏菌腸炎所造成的「毒性巨結腸症」居多,嚴重者會導致病童腸穿孔、腹膜炎、甚至死亡。
王莉惠醫師指出,小女孩有過敏家族史,其姐姐也是過敏兒,故安排對小女孩做「牛奶過敏」的皮膚試驗,發現其對牛奶有嚴重過敏反應。經停用牛奶兩天,結腸脹大及腹瀉情況立即改善,醫護人員教導家長避開奶製品飲食,體重也逐漸恢復中,也不腹瀉及哭鬧。
王醫師提醒家長,嬰幼兒有慢性不明原因腹瀉、血便、腸胃發炎,應考慮是否牛奶過敏,立即就醫評估。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9998&prev=19999&next=19978&l=f&fi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