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6日 星期二

寶寶生病 自然療法

哈啾!寶寶鼻涕流不停
許多父母覺得疑惑:「為什麼寶寶的鼻涕流個不停?」到底是感冒?過敏?或是衣服穿得太少?不論原因為何,最要緊的是家長能給寶寶什麼樣的幫助,以減輕他的流鼻涕症狀。
文/施名玥;採訪諮詢/書田診所家醫科主治醫師康宏銘
根據國外資料統計,嬰幼兒一年感冒的次數將近10次,和成人一年平均感冒3~4次比起來,要多得多了;這是因為寶寶免疫系統的發育尚未健全,不但容易感冒而且症狀也會拖得比較久,常常這一次感冒才剛復原,又接著流鼻水流個不停!除了看醫生吃藥,本文提供了實用的居家照護法,供媽媽參考!
藥物不是萬靈丹 流鼻水不一定是感冒,也不是非吃藥不可,其實一些症狀輕微的小病,用自然療法,加上多休息、多運動、補充營養也可以改善病症,增強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尤其寶寶的器官都還在生長當中,吃過量的藥,反而具破壞力,建議家長應該請教醫師,分辨病情的嚴重程度後,再決定寶寶是否要吃藥。
察顏觀色
家長可以根據寶寶的外在表現,判斷生病的嚴重度,並提高警覺。
1.活動力:寶寶精神萎靡,看起來病懨懨的,總是躺著不動,家長可能要注意了!
2.食欲:寶寶吃不下,氣色也不好,也可能是嚴重病症所致。
控制環境.杜絕流鼻涕
有些媽媽會煩惱,寶寶出現流鼻水、鼻塞的症狀,是因為感冒引起的?還是過敏或鼻炎?書田診所家醫科主治醫師康宏銘表示,一歲以下的嬰幼兒很少被診斷為鼻炎或是過敏,因為寶寶的免疫系統還在發展當中,尚未建立出完善的抵抗力,但也因而容易對環境、空氣中的刺激,產生明顯反應,因此媽媽做好四周環境的控管是很重要的。
【溫度】鼻黏膜的作用,是加溫和加濕所吸入的空氣,因此,處於冰冷或乾燥的空氣當中,都會加速鼻黏膜的血液循環,使得鼻黏膜充血、腫脹,並產生一些分泌物。太冷或太熱的溫度,都容易讓寶寶流鼻涕,因此建議媽媽,盡量將室溫維持在攝氏25~27度,會比較舒適。
【溼度】有些媽媽到了冬天,就會整夜開電暖爐或除濕機,但開的時間太久,會造成空氣太乾、太熱,反而使寶寶更容易流鼻水,建議媽媽注意使用的時間,室內盡量維持在相對濕度60%~80%左右。
【通風】居住的場所應保持乾淨、空氣流通,讓呼吸舒暢。
自然療法讓鼻涕不見了
面對流鼻水流不停的寶寶,媽媽難免會擔心和不忍,希望有妙方可以減輕寶寶的症狀;本文搜集了網路上的各種自然療法,請書田診所家醫科主治醫師康宏銘說明和評估其效果,希望對媽媽有所幫助。
A.熱敷
【做法】用溼熱的毛巾,在寶寶的鼻子上施行熱敷。
【醫師說明原理】鼻黏膜遇熱收縮後,鼻腔會比較通暢,黏稠的鼻涕也較容易水化而流出來。
【使用時的建議】 媽媽在熱敷時要保持動作輕柔喔!如果發現寶寶的鼻孔裡有鼻屎,可以先用棉花棒沾水清潔。也可以慢慢地按摩寶寶的鼻子或鼻翼兩邊。
B.精油熱敷
【做法】取精油滴在熱毛巾或小手帕上,敷在寶寶的鼻子上;或用精油噴霧,噴在空氣當中。
【醫師說明原理】 有些精油用來熱敷,可改善鼻黏膜的腫脹問題,有助於通鼻塞;精油噴霧則可以在空氣乾的時候,改善空氣的濕度。
【使用時的建議】 精油一次的使用量不要太多,一滴就夠了,因為精油濃度太高,反而會造成化學刺激;另外,在室內使用精油噴霧的時間不要太長,注意維持適當的空氣濕度。
C.滴母乳
【做法】哺乳媽媽將擠出的母奶,滴進寶寶的鼻孔裡。
【醫師說明原理】 可能會產生物理性的功效,因為母乳的溫熱度,可以讓寶寶的鼻腔暫時通暢些,但是否與母乳的成分有關?目前還沒有相關的醫學實證。
【使用時的建議】此方法屬於偏方,尚無科學佐證。
D.開暖爐
【做法】溫度降低、寒流來襲時,可以開暖爐,改變室溫。
【醫師說明原理】 嬰幼兒對外在環境、空氣的刺激特別敏感,因此在氣溫聚降的時節裡,很容易有流鼻水的症狀;當家長發覺室溫較低時,可以開暖爐提高室溫,緩解寶寶的鼻塞、流鼻水。
【使用時的建議】 使用暖爐的時間要適度,避免室溫太高,且熱氣也會使空氣變得乾燥,建議媽媽可以放一條打濕的毛巾,維持室內的濕度。
E.蒸臉器
【做法】蒸臉器噴在寶寶的臉上,接觸濕氣和熱氣。
【醫師說明原理】蒸氣可以濕潤寶寶的鼻腔,將大量的鼻涕快速、自然地排除。
【使用時的建議】蒸臉器不要太靠近寶寶,以免傷害到他嬌嫩的皮膚;且一次使用的時間不宜太長,約三分鐘即可,就能達到不錯的效果了。
F.墊高頭部 【做法】在寶寶頭部的床墊下方,平均鋪上幾個小枕頭,讓床墊看起來像一個平順、30度的溜滑梯。
【醫師說明原理】暫時輔助的方法之一,卻治標不治本。
【使用時的建議】鼻塞或流鼻水有時會影響寶寶的睡眠,此法只能稍微緩解寶寶的症狀,但效果不長。
G.吸鼻器
【做法】 電動式─當寶寶鼻子的分泌物很多、鼻音重時,媽媽可以使用吸鼻器,使用時要注意,吸一邊鼻孔時,要同時按壓住另一個鼻孔,效果會比較好。人工式─將吸鼻器的一端放進媽媽嘴裡,另一端輕輕地放在寶寶的鼻腔裡,讓鼻涕掉到小瓶子裡,或到鼻腔外側後再做清理。
【醫師說明原理】 寶寶的鼻腔內若有分泌物堵塞,呼吸也變得不順暢,容易哭鬧,使鼻涕的分泌更多,但因嬰幼兒不會清理自己鼻涕,必須靠家長經常地清潔;吸鼻器一次可以吸取大量的鼻涕和分泌物。
【使用時的建議】
使用前,建議家長先檢查寶寶的鼻腔內是否有鼻屎,如果有,可用濕熱的棉花棒軟化異物,再使用吸鼻器。請注意,動作保持輕柔,避免太深入寶寶的鼻腔,造成疼痛或受傷,使用完要清洗乾淨。媽媽在感冒或生病時,最好不要用人工式的吸鼻器,避免造成感染。
~原文刊載於2006年3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mombaby.com.tw/friendlyprint.php?serialno=0603010008





******************************************************************************
寶寶生病 營養更重要!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 麥素英
熱量及營養素是維持寶寶每日活動所需,與提供持續生長的重要來源,當寶寶生病時,容易因食慾不佳,造成攝取不足,因此建議家長採用少量多餐、供應高熱量高、營養的餐食,以增加幼兒在生病時抵禦疾病侵襲與維持正常發育。

時序即將進入乾冷的冬季,在這個家中小寶貝容易生病的季節裏,許多家長無不努力預防各項疾病的發生。平時注意寶寶的飲食多變化、增加蔬菜及水果的攝取、常洗手、多喝水都可減少疾病發生的機會;但是當寶寶抵抗力較差時,散佈在環境週遭的細菌及病毒即會伺機而動,幼兒生病的情形仍偶而會發生。
寶寶生病時須補充的營養素
由於病程的發展往往會伴隨著幼兒情緒上的反應,越小的小孩越不容易表達自己到底哪兒不舒服,負責照顧的大人們也只能依自我的經驗來判斷,一場疾病下來,常把全家大小都忙到精疲力竭。而且生病時大人們通常專注於改善幼兒們不適的現象,至於飲食的問題常因此而被忽略了!
此時若是病程較短,治療後二至三天即會痊癒的,或許對其生長發育無明顯的影響,但若是病程持續一至兩週以上,飲食情形不佳且未明顯改善者,可能就對寶寶的生長造成負面的影響,這時應注意哪些營養上的問題呢?
一.熱量:
身體所需的熱量可分為兩大消耗部分,其中一部份是維持基本的身體功能,包括呼吸、心跳與體溫;另一部份則是身體的活動所需的。此外身體組織的生長也需要熱量來源,雖然生長所需的熱量,比維持基本的身體功能和身體的活動所消耗之熱量要來的少,但對成長中的幼兒卻是不可或缺的。此時若是寶寶因為疾病而導致食慾不振,使得進食量減少,時間過長就會發生生長遲緩的情形。
二.蛋白質:
蛋白質為建造新的身體組織及修補壞損組織之營養素,它也是身體酵素(如消化酵素)、激素(如荷爾蒙等)的主要成份;還可以合成抗體,幫助抵抗疾病的發生。因此若蛋白質攝取不足時,幼兒可能會發生降低抵抗力、肌肉組織生長不足或是貧血的現象。
三.維生素A:
維生素A能維持細胞組織的健康、增強對傳染病的抵抗力、促進牙齒及骨骼的正常生長,並維持正常視力。其可以在生病時提高身體的抵抗力,亦能使骨骼的生長維持正常。
四.維生素E:
補捉體內自由基、防止細胞膜過氧化、保護細胞完整、保護維生素A原,和維生素A不受氧化破壞、促進維生素A的利用等,是維生素E的主要功能。維生素E在疾病發生時可降低其造成的身體傷害,並協助其他營養素發揮更良好的功能。
五.維生素C:
維生素C可補捉體內自由基、防止細胞膜過氧化、保護細胞完整,並增加身體免疫能力、促進外部傷口癒合等功能。在生病時,身體須有完整營養素的幫助,使免疫系統更加健全,以抵抗外來的細菌與病毒的攻擊。
六.維生素B1:
是三大營養素中醣類代謝所必須的營養素,且可促進生長、促進腸胃蠕動,並與消化液的分泌及增進食慾有關。當食慾不振發生時,適時的補充維生素B1,可改善食物攝取量不足的現象。
七.維生素B2:
是活細胞中代謝作用所必須,並能促進生長發育。在生病時補充可使體內各項代謝維持正常,並使生長現象持續進行。
八.水分:
水分是維持體內各項生理功能正常運作時不可或缺的一項成分,並能維持體溫,並其排除毒素的功效。當幼兒發燒、嘔吐或腹瀉時,容易導致水分的流失,嚴重者會有脫水的現象,進而使幼兒出現體重降低、疲倦、易怒的情形。
高熱量、高營養素的餵食原則
當幼兒因疾病發生導致食慾上的變化時,致使熱量及營養素攝取不足,而這些熱量及營養素是維持其每日活動所需,與提供持續生長的重要來源,所以採用少量多餐、供應高熱量、高營養的餐食,都是增加幼兒在生病時抵禦疾病侵襲與維持正常發育的餵食原則。
在此同時亦不要忘了餵食母奶的好處,因母奶中的營養素很容易為寶寶所吸收和代謝,又含有多種免疫成分如:乳鐵蛋白、溶菌酵素和免疫球蛋白IgA等,可以增強寶寶的免疫力、保護腸道的功效;所以如果您還在餵哺母乳,提醒您這是給寶寶最好又安全的食物喔。
 
(取材自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4/mamabox/s4baby01_32.asp







**********************************************************************************
寶寶常生病,如何增強抵抗力?
臺北市立東新國民小學 麥素英營養師
寶寶生病時,常會影響到進食慾望,然而沒有足夠的營養素,就無法提供成長發育所需,因而造成抵抗力下降,生病情形也就更無法獲得痊癒。為了寶寶的健康,除哺育母乳增強抵抗力外,平時養成均衡飲食及衛生習慣,疾病就不容易近身了。 「咳!咳!咳……」「哈啾!哈啾!……」每到了季節交替時,體質敏感的小朋友總是咳嗽聲、打噴嚏聲此起彼落,而且每一次生病都可能拖了許久,仍不見得有明顯好轉的現象,相信這也讓照顧他們的家長更是憂心不已。
每個人一生中都會經歷些許病痛,尤其是在嬰幼兒時期,因身體的各個器官與生理系統仍處於發展階段,以致對抗及處理疾病的能力未盡完全,故生病後的病程恢復期間較長、次數較為頻繁及每次生病的間隔時間也較短;當孩童接觸到充滿著細菌與病毒的環境,此時若是他們身體抵抗力較差,就容易罹患疾病,尤其是發生在越小的小孩就越加明顯。
身體不適易影響食慾
當幼兒生病時,通常伴隨著病況及症狀,進而影響其飲食情形:像是感冒時,喉嚨痛會造成吞嚥疼痛及不適;鼻塞時呼吸不順、味覺及嗅覺同時變差,導致對食物的接受度降低;腹瀉會造成脫水及營養素吸收不良;或是因生病而增加睡眠時間,造成延誤進食等,這些症狀及因素,都會使得生病的寶寶進食量減少,或是無法達到正常的營養素需求。
所以當生病的次數頻繁,或是病程的時間過長時,幼兒就容易在攝食量、營養素,無法達到足夠的生長所需之情形下,又會伴隨著有發育減緩、體力差等問題;而抵抗力又再次降低、生病的情形亦無法獲得痊癒,形成了惡性循環的模式。
其實抵抗力與先天的體質有關,在出生後的前6個月,嬰兒本身具有來自於母體所給予的抗體,來對抗外來的疾病侵襲,這段期間嬰兒生病的次數較不明顯。但過了6個月以後,這抗體的量會越來越少,若再加上病菌的侵襲,孩子就容易生病。故滿6個月大時,之後的營養補充及幼兒照顧技巧,對其身體抵抗力的增加,及改善嬰幼兒的健康都有莫大的影響。
均衡足夠營養增強抵抗力
母乳是寶寶是最佳的營養選擇。母乳中所含的成分最易被幼兒腸胃道消化、吸收及利用,也較不易引起過敏現象,且可降低嬰幼兒引發過敏性體質的反應。另含有人體免疫球蛋白等免疫物質,可幫助幼兒降低被感染的機率。且已有研究指出,常喝母乳的嬰兒罹患感冒、腹瀉、便秘、皮膚病等病症,發生率及死亡率都比餵食配方奶嬰兒要低。因此,為了幼兒的健康,媽媽們應延長母乳的餵哺期間至少至幼兒滿一歲。
到了可添加副食品的時期(約5~6個月大),除了持續餵哺母乳外,副食品的種類及量也需適度選擇與給予。在剛開始時可先添加澱粉類的食物如:嬰兒米粉或麥粉、煮爛的稀飯或麵條等,因澱粉類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可維持幼兒的生長所需,且使其他營養素更能在體內發揮完整的功效,維護身體的健康。
另外,蛋白質是製造體內抗體非常重要的一項成分,因此適量的蛋白質攝取也是必須的。在蛋白質的食物部分,可先選擇較易消化的豆腐、豆漿、蒸蛋、清蒸魚肉或絞肉等食材。其他的營養素如維生素A、維生素C及維生素E等,能增加人體的抵抗力。富含維生素A的深色蔬果、內臟等,維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蔬菜,以及含有天然維生素E的堅果、雜糧等,都可在攝取副食品時補充。而若是幼兒在生病時食慾差,市售的幼兒營養補充滴劑或是營養補充品,也可作為補充這些營養素的來源。
礦物質中的鋅及硒,分別為製造抗體與增強抵抗力的重要元素,鋅多含於海鮮類中,而硒則廣泛存在於雜糧、海鮮類等的食物裡,在做副食品給予時,可適量的添加使用。
改善生病症狀副食品
以下三道副食品可增加幼兒抵抗力,且有助改善生病時症狀,提供家長參考。
(一)元氣蛋黃米糊
材料:嬰兒米粉60公克、熟蛋黃1/4個
做法:1.蛋先蒸熟,待冷卻後取出蛋黃再加以壓碎。
2.嬰兒米粉先用熱開水調勻,再灑上蛋黃末即可食用。
適用年齡:7個月以上
對幼兒好處:嬰兒米糊可提供良好的碳水化合物來源,市售的米粉或麥粉,亦有強化營養素的添加,再搭配上蛋黃泥一起食用,同時也補充了米粉中含量較少的蛋白質,食用後可使幼兒恢復體力。此道副食品所使用的嬰兒米粉可改用嬰兒麥粉,或是將蛋黃泥與水果泥、蔬菜泥交替使用;米糊之濃稠度可依幼兒實際的進食量略作調整。
營養成分:
蛋白質12(公克)
脂質7.6(公克)
碳水化合物39.7(公克)
熱量274(大卡)

(二)奇異果優酪乳
材料:原味優酪乳100㏄、奇異果30公克、果糖15公克
做法:1.奇異果去皮切塊備用。
2.優酪乳及奇異果倒入果汁機中,攪打成汁(但勿攪打太久),再加入果糖調味即可。
適用年齡:10個月以上
對幼兒好處:優酪乳可提供幼兒之肌肉及骨骼生長所需的蛋白質及鈣質,且其中乳酸菌亦可改善人體之免疫力;酸甜的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並同時促進食慾。加上果糖亦能增加熱量攝取,補充體力。
營養成分:
蛋白質3.11.4(公克)
脂質30.8(公克)
碳水化合物148(公克)
熱量(大卡)

(三)鮮蚵麵線
材料:鮮蚵20公克、蝦仁10公克、麵線30公克、小白菜30公克、胡蘿蔔10公克
做法:1.鮮蚵及蝦仁用水清洗乾淨,放入煮沸的水燙熟(若體積太大可先切小一點)備用。
2.小白菜及胡蘿蔔洗淨後,切成細絲備用。
3.麵線加適量的水煮熟後,加入白菜絲及紅蘿蔔絲煮至熟透,最後放上鮮蚵及蝦仁即可。
適用年齡:1歲以上
對幼兒好處:此道副食品以海鮮作為蛋白質的來源,同時可以補充所需要的礦物質—鋅,再加上蔬菜類食物,可提供較為完整的營養成分,若寶寶不好吞嚥時,可將海鮮以蛋汁、豆腐、去骨魚肉取代。
營養成分:
蛋白質10.1(公克)
脂質3(公克)
碳水化合物22.5(公克)
熱量153(大卡)
保持均衡飲食及衛生習慣
對於生病的幼兒來說,身體的病痛已經很辛苦了,若是再因飲食的問題,而影響其發育或是對抗疾病的能力,後續的問題也更不易解決。在此要提醒各位照顧者要注意下列情形:
  1. 儘量餵哺母乳,讓幼兒可獲得天然的抗體。
  2. 進食前餵食者或幼兒都要先將雙手洗淨,以免病菌污染食物或食具。
  3. 注意孩子的進食狀況,不強迫餵食,但需改採少量多餐的進食方式。
  4. 腹瀉時可暫停一至兩餐不餵食,但嚴重時要記得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可使用市售的幼兒專用電解水)。
  5. 吞嚥困難時應以湯汁較多的方式如:羹湯或濃湯供應,食物也應儘量切碎,溫度亦不要太高,減少咀嚼、吞嚥的負擔。或是以布丁、果凍、豆花當作點心來補充。
    若進食量少可改用濃度較高的配方奶、或添加能增加熱量攝取的粉飴(可詢問各醫院營養師或醫療器材行),來改善進食不佳的狀況。
  6. 在疾病流行期間,減少出入公共場合或是通風不良的場所,平時養成孩子良好的運動與睡眠習慣,定期接種預防注射,相信孩子們也能疾病不近身喔!

(詳文請見2007年八月號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20173&prev=20177&next=20171&l=f&fid=6








********************************************************************************




很多父母只要孩子一發燒,就會很擔心、神經緊繃,加上坊間一直流傳著「發燒會燒壞腦袋」


或是「某某鄰居小時候就是發燒拖太久才會燒到耳朵聾掉」等說法,往往一發現小朋友發燒,

就趕緊抱到醫院求診,甚至要求打退燒針或打點滴。不過,小兒科醫師提醒,發燒本身並不會

燒壞腦袋,疾病引發的併發症才是真的可怕!

資料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201490144530191&set=a.1863411519705.76771.1673512425&typ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