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12週以前:
手術流產:懷孕造成的噁心、嘔吐、暈眩、呼吸困難等症狀在手術後一、二天內就會消退很多,不過術後的一星期會覺得身體比較疲倦,沒精神,此外,因為醫師可能會開幫助子宮收縮的藥、再加上出血、以及子宮復原的過程,可能會產生下腹的悶痛感,但是通常不會很痛,痛的時間也不會持續很久。
藥物流產:懷孕症狀消退的時間會比較慢,視胚胎排出以及絨毛激素下降的速度,可能要到一星期以上症狀才會比較好,同樣的,腹痛的情形也會持續久一點。
懷孕12週到20週:因為週數比較大,所以懷孕產生的身體變化比較明顯,外突的肚子在流產後雖然會變小,不過堆積的脂肪、水份不會這麼快不見,所以有的人會覺得為什麼流產後還是這麼胖,如果之後飲食控制得宜,體重應該會在一個月之內回復正常。此外,由於懷孕期間泌乳激素升高很多,所以流產後可能會有漲奶的現象,這時候要儘量減少乳房的刺激,穿寬鬆一點的胸罩,不舒服時可以冰敷,如果症狀還是沒有改善,應該請醫師治療。
流產出血的時間:
藥物流產:出血的時間一般約二星期左右,但是部份的人可能會出血相當久,甚至於斷斷續續超過一個月,有時還會接續到下一次的月經,原因可能是週數比較大、凝血功能較差、有殘餘的組織等等,如果不管它的話,長期的出血可能造成貧血,感染等問題,當我們碰到這種情況時,會先確定是不是還有殘餘的組織、血塊在子宮中,如果判斷吃藥效果不好,會考慮手術清除,若只是子宮內膜復原不佳,內分泌或是卵巢功能失調,一般用藥物加以調理就可以了。
手術流產:手術後的出血通常比較少,約7至10天左右,通常在術後的二、三天血量會非常少,之後可能又多一些,這是因為雖然手術時把子宮的內容物清乾淨了,但是在子宮內膜恢復之前還會有新的出血,這些出血因為子宮腔還沒有縮小復原,所以聚集在裡面,等到子宮回復,荷爾蒙影響減小,以及妳的身體活動增加後,會慢慢排出。出血比較久的原因可能是局部凝血功能較差,胚胎著床位置復原較慢,或是子宮構造異常、手術本身的的併發症、感染等等。
流產後驗孕反應什麼時候消失?
在醫師確定妳已經流產完全後,有些人不放心,會自己再驗孕看看,當看到驗孕還是有反應的時候,常常會緊張的跑去找醫師,以為沒有流乾淨,其實在流產之後,存留在身體裡造成驗孕陽性反應的絨毛激素還會存在一段時間,下面是各種流產狀況絨毛激素恢復正常的時程,也就是說過了這段時間驗孕就不再呈現陽性:
自然流產:19天 (9-35)
人工(藥物、手術)流產:30天(16-60)
子宮外孕: 8天 (1-31)
子宮外孕輸卵管切除: 5天
妳可以注意到,在人工流產之後,有的人甚至到二個月驗孕反應才消失。
流產後月經的恢復:
如果從手術的那天,或是吃藥的第一天開始算,流產後第一次月經來的時間通常比妳以前的月經間隔久一些,如果以前是一個月的間隔,第一次月經來可能要一個半月到二個月,吃藥因為胚胎要花一段時間才會流掉,所以月經恢復的時間可能比較慢。懷孕的週數愈大,月經恢復的時間也會延後,不過這些情況都有個別的差異。
什麼時候可以開始有性行為?
在流產確定,沒有出血後約一星期比較合適,太快有性行為,一方面可能會造成感染,一方面因為子宮內膜還未恢復穩定,在性行為後容易產生出血及腹痛。
流產後的避孕
避孕的問題有時真的很頭痛,安全期失數率高,吃避孕藥怕副作 用,裝避孕器怕感染,用保險套又不喜歡,殺精劑不方便又有味道,目前好像沒有一個完美的避孕方式,如果妳目前不想懷孕,應該在回診追蹤的時候與醫師討論有沒有比較合適的方法。
一般在流產後二星期以上排卵才漸漸恢復,不過恢復的時間常常很難預測,所以不要用安全期的算法來避孕,失敗率很高,偶而門診都會碰到剛流產又馬上懷孕的例子,千萬不能大意。
避孕藥是可以考慮的方式,如果要服用避孕藥,要從下一次正常的月經來再開始服用比較好,相關的問題可以參考婦科部份”避孕藥的來龍去脈”一文。 避孕器是另外一個常用的避孕方式,在裝了避孕器之後,感染、出血的機會可能增加,感染嚴重時可能會影響到將來受孕,所以一般沒有生產過的女生,比較不建議裝避孕器,而且裝置後也較容易有腹部悶痛等不適感。但是我碰過不少一再人工流產的個案,因為某些因素無法做好避孕措施,雖然沒有生過小孩,最後還是幫她裝了避孕器,畢竟一直做流產手術,併發症會比裝避孕器來得更大。
流產後的身體調養
流產後的身體調理在中西醫觀點上有不少出入,就像產後坐月子一樣,有許多爭議,我覺得早期懷孕流產,其實並不需要像傳統的方式一樣坐月子,也太辛苦了點,不過不管如何,好好的照顧身體,恢復元氣還是很重要的。
1. 充足的休息:門診的經驗中,許多出血、腹痛腰酸很久、精神不好的人,常常都是因為流產後沒有適度的休息,工作疲累造成的,所以流產後一星期內,應該要儘量休息,維持充足的睡眠,如果能夠請假幾天會更好,流產週數較大的人應該有二星期以上的休息。
2. 營養的補充:手術流產後一星期內不要喝酒、咖啡、刺激性的食物、麻辣鍋、冰品等等,以免出血、腹痛增加,藥物流產從吃藥開始,上述的食品也應避免,等到約二星期流產確定後再酌量食用。如果平時不挑食,在流產後只要維持正常的飲食就足夠了,如果妳有貧血或是營養不好的狀況,就要特別注意營養的補充,食物中多挑選含鐵、葉酸、維生素C、B的食物如豬肝、波菜或綠色蔬菜、魚等等,以補充流失的血液。如果一定要中藥進補的話,建議等到流產確定後一星期再吃,生化湯、麻油雞有幫助子宮收縮的作用,不過因為流產後醫師通常也會開子宮收縮藥物給妳服用,所以這些東西不一定要食用。
3. 陰部的護理:由於出血的時間比較久,長期使用棉墊護墊容易引起陰部不適及感染,要注意定時更換,儘量穿寬鬆棉質的內褲。在有出血的期間,洗澡以淋浴為主,同時可以使用一些PH值為弱酸性的沐浴用品清潔外陰部,但是陰道內不要沖洗。
4. 注意感染徵兆:流產最怕的就是發生敗血症,它是一種細菌經由陰道、子宮,感染到全身的疾病,嚴重時甚至會有生命危險,所以如果妳在流產後有不明原因的發燒、畏寒、全身虛弱現象,要儘快與醫師連絡。
5. 日常生活注意事項:至少二星期不要搬重物,減少肚子出力的動作,不做劇烈的運動等等。洗頭洗澡沒有關係,不過要在浴室內趕快吹乾,在流產後的一、二星期,身體的抵抗力會比較差一些,容易感冒,要注意保暖。
6. 工作時間的調適:如果妳必須要工作,應該節制一天的工作量,不要超時,如果需要輪值,例如空服員、護理工作,儘量把作息時間調整到一致,也就是不要一下子上白天班,一下子上夜班。
7. 流產後情緒的平復:流產不管是自願或是胚胎不健康,在心裡上都會有一定的壓力存在,男友或是另一半應該要給予最大的關懷,多注意她們的身體變化,平日的瑣事、家事多分擔一些,相信短時間就能復原。如果妳不幸是孤單一人,更應該化危機為轉機,把目標放在未來,不要忘了,我們這些醫護人員是永遠站在妳這邊,為妳加油的!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100&l=f&fid=11
*******************************************************************************
造成流產的可能原因!
在懷胎十月的過程中,準媽媽總是悉心呵護肚子裡的寶寶,希望他能健健康康的成長,順利平安地來到這個世界上。但是,您知道嗎?事實上,大約有30%的受孕是以流產作為結束。
什麼是自然流產?
自然流產是指在受孕後至懷孕24週之間,在胎兒能自行存活前,準媽媽就將胎兒及胎盤排出子宮外的狀況。
根據統計,大約有30%的懷孕會以自然流產作為結束,其中大多數是發生在懷孕12週之前,因此,有些婦女可能已經懷孕又流產而不自知。一般懷孕滿16週之後,由於胎盤功能逐漸穩定,胎兒的器官趨於成熟,所以,準媽媽流產的機率就會大大地降低了。
自然流產的原因
很多準媽媽都很擔憂,究竟是什麼原因會造成流產,其實造成自然流產的原因有很多,大致上可分成兩個部分—
胚胎本身的問題,當懷孕初期,胚胎具有下列狀況時,常是造成自然流產的主因:
(1) 胚胎本身發育不良。
(2) 胎盤有缺陷、發育不良。
(3) 卵子或精子異常。
(4) 染色體或基因有問題
準媽媽的問題,當準媽媽出現下列狀況時,也很容易導致流產:
(1) 懷孕初期過於勞累。
(2) 患有慢性疾病但未加治療,如結核病或癌症,
(3) 感染特殊疾病,如梅毒、披衣菌,不過因為醫療的進步,這類情況已少見。
(4) 內分泌異常,導致缺乏黃體素或黃體素不足。
(5) 生殖器構造異常,如子宮頸閉鎖不全或子宮畸形。
(6) 習慣性流產。婦女曾經連續發生三次以上的自然流產,就定義為習慣性流產,但是發生的比例相當低,只有千分之四左右。
(7) 心理因素,如情緒異常低落或是壓力過大。
基本上,以胚胎異常和染色體異常造成的流產最為常見,這類原因是屬於〝無法避免的原因〞,是自然的篩選過程,以避免準媽媽生下不健全的寶寶。
至於準媽媽本身所導致的流產因素,大多是可以提早預防或是避免的,因此,從計畫懷孕開始,準父母就應該做好身心的準備,盡量避免不利於胎兒的因素與環境,如此才能預防往後產生流產的可能性。
造成流產的特殊狀況
此外,造成流產還有一種特別的狀況,那就是當配偶的精蟲過少或是活動力較差時,不但有可能會造成不孕,而且就算受孕後,也會因為精蟲異常影響到胚胎發育而造成流產。因此,如果是不易懷孕或是一懷孕就流產的夫妻,最好也請配偶接受醫師檢查,看看是否是因為精蟲品質的問題導致太太流產。
深入閱讀:
‧對抗流產的絕招Ⅰ-預防勝於治療
‧對抗流產的絕招Ⅱ-休息與就醫
作者:奇蜜親子網專業編輯
什麼是自然流產?
自然流產是指在受孕後至懷孕24週之間,在胎兒能自行存活前,準媽媽就將胎兒及胎盤排出子宮外的狀況。
根據統計,大約有30%的懷孕會以自然流產作為結束,其中大多數是發生在懷孕12週之前,因此,有些婦女可能已經懷孕又流產而不自知。一般懷孕滿16週之後,由於胎盤功能逐漸穩定,胎兒的器官趨於成熟,所以,準媽媽流產的機率就會大大地降低了。
自然流產的原因
很多準媽媽都很擔憂,究竟是什麼原因會造成流產,其實造成自然流產的原因有很多,大致上可分成兩個部分—
胚胎本身的問題,當懷孕初期,胚胎具有下列狀況時,常是造成自然流產的主因:
(1) 胚胎本身發育不良。
(2) 胎盤有缺陷、發育不良。
(3) 卵子或精子異常。
(4) 染色體或基因有問題
準媽媽的問題,當準媽媽出現下列狀況時,也很容易導致流產:
(1) 懷孕初期過於勞累。
(2) 患有慢性疾病但未加治療,如結核病或癌症,
(3) 感染特殊疾病,如梅毒、披衣菌,不過因為醫療的進步,這類情況已少見。
(4) 內分泌異常,導致缺乏黃體素或黃體素不足。
(5) 生殖器構造異常,如子宮頸閉鎖不全或子宮畸形。
(6) 習慣性流產。婦女曾經連續發生三次以上的自然流產,就定義為習慣性流產,但是發生的比例相當低,只有千分之四左右。
(7) 心理因素,如情緒異常低落或是壓力過大。
基本上,以胚胎異常和染色體異常造成的流產最為常見,這類原因是屬於〝無法避免的原因〞,是自然的篩選過程,以避免準媽媽生下不健全的寶寶。
至於準媽媽本身所導致的流產因素,大多是可以提早預防或是避免的,因此,從計畫懷孕開始,準父母就應該做好身心的準備,盡量避免不利於胎兒的因素與環境,如此才能預防往後產生流產的可能性。
造成流產的特殊狀況
此外,造成流產還有一種特別的狀況,那就是當配偶的精蟲過少或是活動力較差時,不但有可能會造成不孕,而且就算受孕後,也會因為精蟲異常影響到胚胎發育而造成流產。因此,如果是不易懷孕或是一懷孕就流產的夫妻,最好也請配偶接受醫師檢查,看看是否是因為精蟲品質的問題導致太太流產。
深入閱讀:
‧對抗流產的絕招Ⅰ-預防勝於治療
‧對抗流產的絕招Ⅱ-休息與就醫
作者:奇蜜親子網專業編輯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4903&prev=4904&next=4901&l=f&fid=63
********************************************************************************
習慣性流產,怎麼辦?
嬰兒與母親
12月號 NO.434
採訪撰文╱林嬪嬙
諮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副主任暨不孕症科主任 王家瑋 企劃編輯╱張玉櫻
「習慣性流產」對於病人甚至醫師而言,都是個令人沮喪的問題,尤其有些病人好不容易懷孕後,興奮的心情尚未冷卻下來,馬上面臨胎兒沒有心跳,或有心跳後胚胎停止發育的情形,那種失落與悲傷往往是令人難以承受的!到底該如何做才能中止流產的宿命、順利懷孕生產呢?
|
孕媽咪的夢魘
經歷過連續七次的流產,陳小姐身心承受的煎熬非一般人能想像,曾想就此放棄懷孕生子的夢想,但在先生的鼓勵下,抱著一絲希望接受醫師建議做試管嬰兒,並在植入前篩選出正常染色體的胚胎,最後終於擺脫習慣性流產的惡夢,順利生下可愛的寶寶。
為何「習慣性流產」?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副主任暨不孕症科主任王家瑋表示,醫學上以流產三次為習慣性流產,習慣性流產的原因很多,包括:
1.子宮畸形。
2.荷爾蒙問題:包括黃體素、甲狀腺、泌乳激素等都會影響。
3.胚胎本身染色體有問題:或在發育中細胞未分裂好,組織或器官無法發育而造成,這部分佔的比率最高。
4.免疫問題:極少數病人身體會排斥胚胎,將胚胎視為外來物而加以排斥。
5.後期流產(懷孕20週以後):多因為子宮頸閉鎖不全;或部分因為胚染色體異常也會在此階段發生流產,不過多數發生在懷孕3個月前。年紀越大,流產機率越高
通常20、30歲孕婦早期流產的機率為15%;35〜40歲則約有1/3;等到43、44歲的流產機率更高達1/2!流產與年紀的關係最大,而多半是因為胚胎染色體異常所造成。
需要做哪些檢查?
習慣性流產病人就醫後需要接受一些檢查,包括:
◎
抽血:檢查夫妻染色體是否正常;檢查荷爾蒙指數,確認黃體素是否有缺乏;以及檢查免疫系統方面是否有問題。
◎
超音波檢查子宮是否長腫瘤(如: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瘤)。
◎
進行子宮、輸卵管攝影,看子宮是否有畸形,或是有子宮中膈、雙角子宮。
◎
利用子宮鏡看子宮形狀以及中膈情形,確定子宮是否有先天發育不良。
找出問題,對症治療
可在植入前,做染色體異常的篩檢
王家瑋主任說,大部分問題可在後續加以克服,像是染色體異常,不過這方面必須進行到做試管前才有辦法解決,也就是在胚胎植入前,把胚胎中某一兩個細胞取出做PGS(胚胎植入前基因篩選)或PGD(胚胎植入前基因診斷),篩選出好的染色體胚胎,再進行植入的動作。
部分子宮畸形可手術進行矯正
子宮畸形有一部分可利用手術進行矯正,使之恢復正常,像是子宮中膈可用子宮鏡加以治療;不過像雙子宮、雙角子宮或單角子宮等,就不須動手術,並非所有子宮畸形都適合手術,甚至有些手術後情況會更糟,不能藉由手術解決問題的病人,只能面對本身流產機率稍微高一些的事實。
對症下藥
如果病人有甲狀腺、泌乳激素問題,則必須對症下藥加以治療。
有助降低「習慣性流產」的方法
如果是不明原因的習慣性流產,王家瑋主任建議可嘗試以下幾個方法,或許對降低流產有幫助:
服用阿斯匹靈
每天1顆低劑量(80〜100毫克)阿斯匹靈,可達到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但是對降低流產機會效果有限。
荷爾蒙補充療法
這也是大多數醫師對於習慣性流產常用的處方,因為基本上就算功效不大,也不會有其他明顯的副作用。作法是在排卵後予以黃體素的補充,使子宮內膜較為穩定,懷孕初期較容易著床,但是在胎兒有心跳後就不缺黃體素,所以對降低後期流產的幫助不大。
免疫療法
包括主動免疫與被動免疫,前者又包括父方白血球注射或滋胚層膜注入法;後者則是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以達到免疫調節的目的。但這些治療費時費功,效果卻備受質疑,而且很重要的是必須確定是免疫方面的問題再做治療,因為在使用類固醇、施打免疫球蛋白都會影響病人本身的免疫力。
補充葉酸、維他命
葉酸或是維他命B6、B12等的補充,也經常使用於臨床上,效果與其他一樣,都是存疑。
這些治療方法,大部分並沒能達到足夠的共識,也就是缺少足夠科學證據來佐證其確實療效;但是雖然不保證有效,不過因為方法簡單,還是可以嘗試看看。
原因不明時,極需心理上的支持
習慣性流產的診斷有一定的困難,因為有多達一半以上的習慣性流產,即使做全套的檢查,結果都是正常,仍找不出原因!由於醫學上只能針對找出的問題做解決,所以這些原因不明的習慣性流產女性,只能嘗試前面提到的服用阿斯匹靈、補充葉酸、維他命B,或排卵後使用黃體素等方式。
真的找不出原因時,對病人心理上的支持也很重要,應儘可能給予正面的鼓勵,告訴病人即使這次流產,下一次還是有一半以上的機會能成功懷孕生產,不只讓病人得到醫師的正面鼓勵(所謂的tender loving
care),先生和親友更要多給予鼓勵。而規則的追蹤治療、一系列的超音波檢查、懷孕指數的測定,這些對於正常懷孕雖然不見得需要,但對於這類病人是必須的,除了可適當地安撫其情緒,也有助於懷孕的預後以及醫病關係的建立。
不明原因的習慣性流產雖然在診斷與治療上仍充斥著諸多不確定性,但值得慶幸的是即使未給予任何的治療,下次懷孕的活產率通常也可達到60〜70%左右,這些有用的數據,加上具同理心的諮詢與照護,以及家人精神上的支持力量,都能夠帶給病患舒適的心理層面與無盡的希望,使懷孕的過程更為順利。若不幸流產,建議應該間隔2〜3個月再懷孕。
安胎、臥床,能降低流產機率?
很多人都認為只要多臥床或進行安胎,就能降低流產機率。王家瑋主任表示,已經有出血是絕對要臥床,主要是怕流血區域擴大;有習慣性流產的孕婦,碰到此情形多會自動臥床休息。然而孕婦並不會因為多臥床就能避免流產,不過只要懷孕,還是建議孕婦能避免壓力以及從事粗重工作,生活起居務必正常,並禁止菸酒。
結語
王家瑋主任再次強調,女性在流產三次之後,就應該尋求醫師協助,找出原因並對症下藥!如果找不出原因,也別難過,之後再懷孕,仍有很大的成功機會,不過最重要還是把握年輕儘早懷孕,因為年紀才是流產最主要的因素。
王家瑋
學歷
台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經歷
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美國紐約大學不孕症及生殖醫學中心研究員
現任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副主任暨不孕症科主任
* 資料來源:【嬰兒與母親】2012年12月號。http://www.mababy.com/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8014&prev=18015&next=18010&l=f&fid=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