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5日 星期五

孩子好黏,怎麼辦?-嬰幼兒的分離焦慮症

文/施名玥 採訪諮詢/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科主任郭雲鼎

你的寶寶黏著你不放嗎?當你去洗澡或是上個廁所,他就開始放聲大哭,哭得你手忙腳亂,趕緊加快手邊的工作,回到他的身邊,你知道寶寶為什麼離不開你嗎?

寶寶的成長是令人驚喜的過程,他在每一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發展,五、六個月大的寶寶,逐漸與母親建立起依附關係,只要媽媽一離開他的身邊,就會感到焦慮和恐懼,這是寶寶「分離焦慮症」的表現,能不能順利地度過危機呢?關鍵就在於媽媽如何處理!

為什麼有分離焦慮症
三、四個月大的寶寶,已經能夠區別熟人與陌生人的不同,進而對陌生人產生懼怕及逃避的反應,等到寶寶長到五、六個月大時,會認定一個特定的對象,與他產生密切的依附關係,這個對象通常是與寶寶最親密的媽媽,他的眼睛會一再地搜尋媽媽,看到時,就會高興得手足舞蹈,但只要媽媽一離開,寶寶就會出現害怕和哭泣的行為。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科主任郭雲鼎表示,這是分離焦慮症的表現,主要是與寶寶的認知能力有關,一般成人具有物體恆存的概念,但是寶寶卻還沒有發展出來,在他的認知裡,物體離開就等於是完全消失,他必須感覺到物體或是人的存在,才能安心。

症狀會逐漸減輕
根據學者研究,三個月大的嬰兒,能夠辨識養育者與其他人的不同,之後七個月,逐漸發展出依戀養育者之愛,建立親密的關係,這是嬰幼兒安全感的來源,也會影響他日後情緒與人格的發展。在這個時期,父母要盡量支持寶寶,讓他感受到爸媽的愛,滿足他對安全感的需求,等到大概兩歲以後,寶寶的分離焦慮就會逐漸地減輕,轉為自主性的萌芽,藉著摸索環境的方式,發展自我獨立的能力,直到寶寶三歲時,開始和其他人互動,分離焦慮症的情形也就逐漸地消失了。但是孩子進入可以上學的階段,離開家庭到學校去的環境改變,可能又將引發他另一波的分離焦慮症。

可能影響日後行為發展
孩子一出生,就開始快速地發展情緒與社會行為,三個月大的嬰兒,只能夠表現愉快,興奮與苦惱三種情緒,但六個月大的嬰兒,更多了懼怕、憤怒、厭惡、苦惱及愉快等情緒,幼兒開始害怕陌生的人、事、物,出現與父母分離的焦慮症,但是要判讀三歲以前的幼兒,分離焦慮症的嚴重程度,是否足以影響日後行為的異常,並不容易,例如:害怕陌生人、不喜歡跟同齡孩子玩,或是對某些物體特別害怕等症狀,很容易和正常的表現融合在一起,而且大都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地克服過去。不過父母親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在這段過渡期裡,如果沒有給予寶寶足夠的關懷與支持,就會造成負面的情緒發展,潛藏在孩子的個性中,也許會變得沒有自信,或是沒有勇氣面對新的事物等。根據統計研究發現,某些問題青少年的焦慮症,甚至可以追溯到嬰兒的首次焦慮,因此,了解寶寶的情緒,讓他感受到父母親的愛,寶寶的成長才會快樂又健康。

醫學治療焦慮症
心理學家認為,父母親不必過分擔心焦慮症會毀了孩子一輩子,或是他長大後變成焦慮的成年人,目前,他們發展了一些有效的治療方法:一、製造模仿情境,讓幼兒觀察他人如何成功地面對焦慮的情境。二、敏感遞減法:訓練個案放鬆→鼓勵個案描述會產生焦慮的情境→鼓勵個案相像過去認定會產生焦慮的情境,由情節較輕的情境開始想像。當個案無法同時感覺放鬆和焦慮,就會降低對焦慮的敏感程度及不良反應。

孩子哭了要離開嗎?
面對寶寶因為分離而害怕的哭泣,媽媽們不自禁地心生憐惜,甚至產生罪惡感,因而放棄離開的念頭,轉身回到寶寶身邊,但卻會無形中讓孩子學習到,用哭鬧哀憐的方式,是可以讓父母親屈服的,因此這個時候媽媽要下定決心,用堅定的語氣告訴寶寶,媽媽現在要離開,並向他保證何時會回來,幫寶寶建立起「媽媽並沒有消失」的概念,漸漸地讓他跨越這道認知的鴻溝,走出分離焦慮的恐懼。

幫助寶寶度過焦慮
不只是寶寶會因為分離而感到焦慮,媽媽也一樣有這種情緒,分分秒秒為寶寶掛心、無法放手讓寶寶獨立、擔心寶寶生病而過度保護等,但如果因此造成孩子過度的依賴,反而愈加重分離焦慮的症狀,因此,爸爸媽媽先調適好心態,才能協助寶寶共同度過心理危機。

一、適當的協助:對孩子會害怕的某些人、事、物,或是情境,做知識性的教育,並用漸進式的引導,協助他們認識了解陌生的事物,引起寶寶的好奇心,進而敢去接近或做嚐試。
二、給寶寶立即性的回應及安全感:注意寶寶的一舉一動,隨時做出回應,讓寶寶知道媽媽一直存在,沒有消失;當你在浴室洗澡,或是上廁所時,你可以將寶寶放在門口,他會先看你是不是在那邊,然後再去玩自己的遊戲,就這樣來來回回地看你是否消失不見,直到他確認媽媽一直都在的事實之後,你就可以關上門,但記得要保持跟寶寶的溝通哦!
三、在必要時堅定地離開;
四、媽媽自己也要放鬆心情。

避免錯誤的處理方式
一、避免將幼兒關在黑暗的場所,或施以恫嚇的手段,例如:寶寶不聽話時,威脅他說會被魔鬼抓走,這類的話語會讓幼兒的潛意識產生幻想,加深他內心的恐懼。
二、避免強迫分離的情形發生,
三、避免以賄賂的方式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四、避免趁寶寶睡著時溜走,

重質不重量的親密關係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科主任郭雲鼎建議,對於0-3歲的幼兒來說,社會心理方面的發展是不可忽略的,尤其是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對將來的人格發展,有重要深遠的影響,懂得寶寶的需求,讓他感受到父母的愛,即使親子相處的時間不多,也能讓寶寶發展出健康穩定的人格。

資料來源http://gisufan.pixnet.net/blog/category/322719







*********************************************************************************
親子互動~ 孩子也會憂鬱嗎?之一

馬偕醫院臨床心理師 羅秋怡

大人們總以為小孩是無憂無慮的,不會有「鬱卒」的現象發生。早在19401950年代開始,佛洛伊德(Frued)、鮑而比(Bowlby)等心理學家,就曾報告過嬰幼兒憂鬱情緒的案例。周歲前的嬰兒,因為與父母親分開,而出現強烈的悲傷反應。一開始是大聲哭叫來表示抗議,接下來是失望、沉默,最後才是徹底死心了。這時即使母親出現,嬰兒反而會顯得陌生疏離。
大人總以為大人的事做小孩是不會明瞭的,殊不知,小孩正用他們的眼睛在觀察與感受。小朋友對周遭事情會形成的解釋,往往出乎大人意料;事實上,因為兒童不像大人會使用語言來表示心情不好,他們只是不知如何訴說罷了,並非沒有鬱卒的心情。
幼兒憂鬱時的反應
案例一:
四歲的小雲最近不知道為了什麼原因,經常不肯去上幼稚園;一到早上,反而賴床不肯起,勉強起來也是不吃不喝的,一會兒又說肚子痛、頭痛。帶他去看醫生,醫生說身體很正常,也沒有發燒。小雲以前很愛玩的玩具,現在動也不去動它,真是把媽媽給急死了。
案例二:
五歲的小寶連續三個月來行為乖張,不但在家打妹妹,還在學校咬同學,並破壞玩具桌椅,不論老師用說的、罵的、打的,甚至罰坐在角落,都不能控制他的行為。園長要求家長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否則不願意小寶進入學校,以免再傷害到其他的同學。
兒童發展心理學家發現,兒童的情緒早在出生後即可從表情來判斷,例如哭、笑,隨著幼兒逐漸成熟,情緒的分化和種類也愈來愈多。而嬰幼兒對鬱卒的反應,根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手冊第四版(DSMIV),幼兒通常剛開始是哭,逐漸地以身體症狀來表達,例如:頭痛、肚子痛、吃不下、睡眠過多或不足。行為上也可能會出現無理哭鬧、破壞東西、悶不吭聲、無精打采、退縮、緊黏大人、疑神疑鬼、憂心忡忡、不活潑、不愛玩耍、不合群、不聽話、不快樂,甚至還會有想自殺的念頭。
父母親若是發現孩子的行為突然改變,反應強度不似從前般穩定,而是過強或太弱,都可能是小朋友正在鬱卒。這時大人們不要先發脾氣,認為小朋友是在無理取鬧要好好教訓他,這樣做可能會適得其反,不但造成親子間的緊張衝突,更糟的是,小朋友的焦慮反而節節升高,問題行為反而沒消除。
( 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








******************************************************************
親子互動~ 孩子也會憂鬱嗎?之二


馬偕醫院臨床心理師 羅秋怡


生活中難免遇到不能預料的事,教孩子學做情緒的主人,學習用有效行為來控制紓發情緒,並化解壓力;不要讓憂鬱成為親子關係殺手,並影響到心理健康。
造成幼兒憂鬱的原因
小朋友為甚麼會鬱卒呢?兒童的世界應該是無憂無慮的呀!兒童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學齡前兒童的認知發展具有自我中心特徵,小朋友難以分辨自己與外界的獨立性,對種種外界刺激無法建立一個防護網,而導致心理的脆弱性。
例如:小朋友常以為是「自己」做錯事,所以父母才會吵架。假使在此時,家中發生變故造成傷亡,大人們又缺乏適當的解釋,小朋友內心的恐懼罪惡感有可能巧然而生,而成為代罪羔羊;另一特徵,是小朋友無法做抽象式的思考,只能了解清楚具體的事項,對事情的因果判斷也很直線式單純。所以小朋友無法接受正負兩面同時存在的矛盾情感,例如愛恨交織、趨避衝突,假設父母無緣無故就打小孩,但又說這是愛他才如此,久而久之,小朋友在這互相衝突的訊息中,分不清行為與情緒的關聯。這樣混淆不一致,不可預測的因果關係,也會造成小朋友的鬱卒感。
除了學齡前小朋友的認知發展特色之外,小朋友的氣質與父母親特質的適合性,其互動關係的品質,也是造成鬱卒感強弱的因素。根據研究,嬰兒若發出的訊號,大人有所回應,嬰兒較容易形成有安全感的依附關係,這樣的關係將成為日後自我調節的基礎。反之,大人有一搭沒一搭的,嬰兒較容易形成不安、緊張且無助感;一個有良好親愛的互動關係,小朋友是比較不會有鬱卒感的。
另外,突發或慢性累積的生活壓力事件,例如家庭變故、親人傷亡、家庭成員變動、失去原有的支持系統、轉學、搬家及移民,小朋友必須重新去適應新環境;自己或至親好友意外傷亡住院、目睹災害,都迫使小朋友得面對突如其來的失落,然而,小朋友需要較長的調適期間,在過渡期間容易產生鬱卒。常常小朋友會仍保有奇蹟式的幻想,希望時光倒流,可以回復以往的原狀,而非必須去面對現實的殘酷情況;因此,大人若在能力範圍內,應該盡量事先預告,好讓小朋友有心理準備。


(
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






*******************************************************************
親子互動~ 孩子也會憂鬱嗎?之三

馬偕醫院臨床心理師 羅秋怡

大人總以為大人的事做小孩是不會明瞭的,殊不知,小孩正用他們的眼睛在觀察與感受。小朋友對周遭事情會形成的解釋,往往出乎大人意料;事實上,因為兒童不像大人會使用語言來表示心情不好,他們只是不知如何訴說罷了,並非沒有鬱卒的心情。
大人協助孩子走出陰霾
根據研究顯示,鬱卒的兒童長大之後,會比一般人更容易罹患憂鬱症,且性格違常、品行不良,也會造成日後身心的痛苦,而從小開始的EQ教育,或許可以預防往後的心理障礙。鬱卒的兒童如何走出陰霾呢?小朋友有時會藉由玩玩具,或扮家家酒來抒發情緒,但有時則需要靠大人的協助。大人們可配合孩子的理解程度,教孩子去認識並標示它,例如生氣、害怕、難過、挫折。大人用語言來表示關注,幫助兒童將其鬱卒的心情說出來。用說的好處是在於讓孩子認識並標示情緒,而不是用生悶氣或不良行為來發洩。小朋友若覺得被了解,無形中不安的情緒將被釋放出來,而能逐漸轉移心中積壓的不舒服。
接下來,大人可以提供兩個孩子可以接受的活動選擇,讓孩子走出鬱卒困境。例如:小寶,媽媽知道你現在很難過(標示情緒),因為車子被弟弟拿去玩(指出原因),弟弟玩5分鐘之後再換你玩(接納感);這樣子做,一旦兒童在受挫後,仍可進行其他的活動,而不是僵在那裡。另外,大人一定要預留時間、空間給孩子做選擇,就算小朋友都不滿意,大人也不必硬逼孩子;更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教孩子體察情緒變化,學會等待、輪流、忍耐、分享。好比人生一樣,不是時時完美,但求只要求孩子盡力便是。事後大人可強調孩子做到自我控制,獎勵孩子EQ進步了,逐漸的,小朋友對鬱卒的反應方式會逐漸成熟。
至於對無法替代的事,如失去親友、生病這類較嚴重的失落與痛苦,大人不要故意去避免談它,愈不談在小孩心中的疑慮就會愈多,還可能會誤以為是自己不好,因為做錯事才會發生不幸;日後可能形成自卑,過度消極悲觀退縮的性格。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不能預料之事,父母要教孩子學習認識及接受情緒,去做情緒的主人,學習用有效的行為來控制抒發情緒,化解心中不滿的壓力,不要讓鬱卒成為親子關係的殺手,或演變成長大後人際關係,成為心理健康的陰影。


(
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4/mamabox/s4mama01_11.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