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5日 星期一

改善寶寶便秘

解決寶寶便秘問題這樣吃

  • 謝宜芳◎著

最困擾媽媽的就是寶寶的排便問題,有的時候23天才排一次便,有時一天又排便十多次,有時候便性又硬又乾,有時卻又稀又糊,有時顏色變成墨綠色或夾雜有白色小顆粒等等,這些問題常搞得初次當媽媽的人不知所措。

喝母乳的寶寶便性以軟、糊狀為主,次數會比喝嬰兒奶粉的還多。台灣近幾十年來,用嬰兒奶粉哺育嬰兒的比例較高,所以許多人對喝母乳的寶寶便性已經淡忘了。近年來推行母乳運動,喝母乳呈現稀稀糊糊的便性反而造成年輕媽媽或奶媽誤解成腹瀉而想要換成配方奶,這是不正確的判斷,媽媽一定要理解喝母奶和配方奶便性的極度差異。

正常的排便
初生寶寶或喝母乳寶寶排便次數會較多。假如寶寶23天才排便一次,但是便性呈軟性,而且寶寶精神狀況都很好,也沒有哭鬧不安的狀況發生,這可能是寶寶的消化吸收較好,或者是整體喝奶量較少,所以消化後的殘渣自然減少,這時候媽媽可以不必擔心。但若是伴隨寶寶睡不安穩,而且時常無故哭鬧不休,就該帶給醫生診斷。而寶寶正常的排便顏色是黃色、土黃色、墨綠色或混有白色小顆粒都算正常。

寶寶怎麼樣算便秘   
便秘是相當令爸媽頭大的狀況。有人說排便不易就是便秘,有人說1週排便少於3次才是便秘,到底寶寶多久沒大便才算便祕?寶寶每週排便次數少於三次或三天以上不排便且便性是乾、硬,伴隨排便困難等症狀就是便秘。但基本上,寶寶是否有便秘現象,是以大便的性質為標準,大便次數的頻繁與否,只是參考,對於寶寶而言,最好的大便軟硬度是像牙膏般,太軟或太硬都不盡
理想。

便秘的原因
高濃度的蛋白質
用配方奶哺育的寶寶在出生1個月內較容易產生便秘,這是因為嬰兒奶粉的蛋白質量是固定的,而母乳的成分會隨著適應寶寶的成長而有所改變,寶寶如果攝取過高濃度的蛋白質就容易引起便秘。帶有白色顆粒的糞便是未消化完全的蛋白質,屬於正常便,喝嬰兒奶粉的寶寶較易發生。食用母乳的寶寶便秘情形很低,若媽媽飲食失當,可能也會造成寶寶便秘,這時請媽媽即時調整飲食,多吃高纖食物,應該就能緩解寶寶便秘情況。

寶寶便秘的其他因素
其他像是遺傳體質、水份攝取不足、纖維攝取太少、腸道功能失調、天生器官結構異常如腸道閉鎖、生活環境突然改變、情緒不佳、藥物使用失當等,都會造成寶寶便祕。幸運的是,多數寶寶便祕的狀況只要經過飲食調理、生活習慣調整就能改善。當然,若寶寶的便祕狀況一直不見好轉,就一定要帶寶寶看醫生,請醫生進行專業判斷和檢查,看看便秘是否因疾病造成,例如甲狀腺功能低下、先天性巨腸症等。

便秘可以這樣做
補充水份
出生一個月內的寶寶可以多補充水份或調整泡奶的濃度(比平常調奶濃度多添加半湯匙嬰兒奶粉)2個月以上的寶寶可給予新鮮稀釋果菜汁,或者早晨餵奶後輕輕按摩腹部幫助腸胃蠕動以利於排便。6個月以下的寶寶,如果有便秘的情況,要注意確保他們飲用足夠的水分。

例如10公斤以內之幼兒,一日內的水份總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要喝100ml的水,1020公斤的幼兒則每公斤體重需要50cc的水量,最後再外加1000c.c. 20公斤以上的幼兒則每公斤需要20c.c.的水量,最後再外加1500c.c.

更換奶粉
如果喝配方奶粉的寶寶,57天以上才解一次大便,且解出的是硬便,可以考慮其他蛋白質含量較低的奶粉,或是有添加膳食纖維的奶粉,因為多吃蛋白質或脂肪,糞便會較硬。

多攝取蔬果
超過6個月以後,可以多吃蔬菜水果來獲得足夠之纖維素,適度的運動與養成定時的排便習慣,皆有助於改善幼兒便秘的情形。如果寶寶不愛喝白開水,可以給予稀釋蔬菜汁和稀釋果汁,稀釋一倍以上,含渣最好,以提高水份與纖維含量。

10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讓他吃些水果,如香蕉、木瓜等。如果寶寶的便秘不是疾病所引起,盡量讓寶寶少吃容易產生硬便之食物,如芭樂或蘋果。食用食物以高纖為主,如全榖類的麥片、糙米粥、蔬菜及水果,食物纖維會使糞便中的水份增多,並促進腸道蠕動。避免攝取過多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如肉類、奶油、油炸物、冰品、巧克力、蛋、起司),因為這些食物,胃部排空的時間較長,無法促進腸道蠕動,比較容易造成便秘,應避免攝取。如果寶寶排斥吃蔬菜,可以將蔬菜及少許肉類剁細,煮成什錦粥,增加纖維質攝取。

便秘嬰幼兒怎麼吃
多攝取纖維質
已經可吃副食品的寶寶,要多吃富含纖維質的蔬菜、水果、豆類、堅果雜糧類,如高麗菜、小白菜、菠菜、絲瓜、番薯葉、香蕉、番薯、木瓜、草莓、水蜜桃、番茄、火龍果、黑棗、紅豆、綠豆、芝麻等。但是特別要注意的是,6個月以下的寶寶只能喝流質、半流質的果汁,例如水梨汁或蜜棗汁。

減量攝取高蛋白、高脂肪食物
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無法促進腸道蠕動,較容易產生便秘,寶寶若出現便秘狀況,要減少這類食物如牛肉、豬肉、奶油、蛋、起司、巧克力等的食用量。

適量補充益生菌
益生菌有助於維持腸道健康、改善便秘,可適量補充,但也不是非食用不可,調整飲食,多吃高纖食物才是正確的作法。另外,益生菌的攝取量視每個寶寶的情況而定,食用前建議先像醫生諮詢。

其他改善便秘的好方法
1.適量運動:運動可強化腹肌力量、促進腸道蠕動,對於改善寶寶便秘很有幫助,尤其是身體前後彎、轉腰動作,特別能加速腸道蠕動。爸爸媽媽平時一定要讓嬰幼兒多爬、多走、多蹲、多滾、多跑、多跳,並進行適度的戶外運動,如玩球、騎車。
2.按摩:用掌根從寶寶的右下腹開始,以順時針方向推揉10分鐘,一天約23次,可緩解便秘不適。手指沾嬰兒油在寶寶肛門處按摩,也有助於寶寶排便。

課外補充:寶寶便秘時飲食要注意
水份補充不能少:無論是還在喝奶的新生兒,或已經可吃多樣食物的嬰幼兒,出現便秘傾向時,爸爸媽媽一定要確保他們飲用足夠的水份,水份可使大便變得柔軟。副食品寶寶若不喜歡喝白開水,建議提供稀釋1倍以上的果汁如黑棗汁,連同果渣一起,效果更好。

配方奶寶寶必要時換低蛋白質奶粉,蛋白質會讓糞便較硬,喝配方奶的寶寶若常解出硬便,可考慮更換蛋白質含量較低的奶粉。

番石榴和蘋果雖然也富含纖維質,但容易產生硬便,寶寶便秘期間不宜食用。


 
**********************************************************************
【資料來源/《嬰兒與母親》3月號】 2013年3月20日 08:30
通常寶寶幾天需要排便一次?寶寶有時一天解好多次糞便,但有時又好多天才解一次,這樣是不是有問題呢?發現寶寶每次大便時表情都很痛苦,好像糞便相當硬,很難排出的樣子,該怎麼做才好呢?本文由專業醫師來告訴您導致寶寶便秘的因素,以及如何改善便秘情形。等到寶寶的身心、行為發展都已抵達某種程度後,就可為他做如廁訓練喔!


寶寶正常排便次數
一般而言,母乳相較於配方奶較容易消化,因此哺餵母乳的寶寶大便次數會比較多。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許慶俊表示,由於個體差異,喝母乳的寶寶大便次數從每天5~7次到三、四天解1次都有可能,且通常大便質地較稀糊。
配方奶寶寶的排便次數較少,大便較容易呈泥狀或條狀。尚未添加副食品而只有喝母乳或配方奶的寶寶,由於胃腸道對奶水比較容易吸收,裡面纖維含量少,所以有可能好幾天才解一次便。不過,只要糞便性質是軟的或糊狀的都沒有太大的問題。
只要寶寶的體重有適度增加,就代表他的營養吸收正常,即使大便次數多也沒關係。
喝母乳的寶寶在剛出生後的1~2個月,糞便幾乎都是稀稀水水的,且稍帶有酸味。有些寶寶甚至一喝完母乳就解便。再過一陣子,腸道吸收能力較成熟,變成三、四天才排便1次,甚至一個禮拜才解1次,這些都是正常現象。
隨著身體越趨成熟發展,寶寶的大便次數也會慢慢減少,平均一天排便1~2次或是二、三天才排1次。若排便量足夠,且寶寶的肚子不會脹氣(硬硬鼓鼓的),沒有解便困難問題,大便不是一顆一顆硬硬的,不會卡在肛門口,糞便的顏色和形狀都正常,就不用太擔心有便秘問題。
小叮嚀:寶寶的排便次數減少不見得就是便秘喔!
妙招解決寶寶便秘困擾
1.多蔬果:可開始吃副食品的寶寶可讓他接觸果汁、蔬菜汁,再來是果泥、果肉,循序漸進讓寶寶多吃富含高纖多水份的食物。建議不要把纖維的部份濾掉再讓寶寶喝,這樣寶寶就只有吸收到水和糖份了。
2.食物要有多樣性:攝取不同種類的食物可增加對胃腸的刺激,不過對於剛開始接觸副食品的寶寶不要一次給太多種類的食物,以免為身體帶來負擔,或有誘發過敏問題。最好一次嘗試一種新食物,觀察5~7天,如果沒有腹瀉、嘔吐、起疹子等過敏反應,再加入新的食物讓寶寶吃。
3.養成固定排便習慣:寶寶2歲後可開始進行如廁訓練,並培養他每日按時排便的好習慣。通常較建議的解便時間,是在早上起床的時候,或者晚餐過後半小時~一小時。
全文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Mababy.com
資料來源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7/12080



****************************************************************如何解決寶寶便秘的困擾
2007-05-31 14:21:10 by 分享快樂 來源:新浪網-《1歲嬰兒家庭養育必讀》
  孩子便秘是非常困擾父母的事情,主要表現為:大便乾燥,有時呈羊糞球樣,落地有聲;排便困難,有肛門被撐破的情況;孩子因便秘而食慾下降、煩躁、愛發脾氣。
  以下原因容易引起孩子便秘:
  (1)遺傳因素:母親有便秘習慣的,孩子往往易發生便秘。
  (2)飲食因素:食物攝入不足時,糞便形成過少,不能刺激直腸壁引起排便反射,造成飢餓性便秘;食物成分不恰當時,如攝入高蛋白質(肉類)的食物過多,而含纖維素的蔬菜、水果攝入不足時;在喝水少的情況下,易使大便乾燥,造成便秘。
  (3)未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嬰兒早期沒有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沒有形成排便條件反射,可造成腸肌鬆弛無力而便秘。
  (4)心理因素:當環境發生變化,生活習慣突然改變,發生強烈的精神刺激時,均可使孩子排便發生變化,造成暫時性的便秘。
  (5)疾病:個別孩子因為直腸神經缺陷,使腸道平滑肌的蠕動減弱,肛門括約肌不能舒張,影響排便而發生便秘。肛門狹窄、肛裂也有可能造成孩子便秘。
  便秘能夠引起孩子的不適感覺及毒素的吸入,不利於孩子生長發育。有些孩子容易發燒、感冒等與便秘不無關係。因此發生便秘時,需要積極處理。
  (1)調整飲食:如果因飲食不足造成便秘,應增加食物攝入量。母乳餵養期間,孩子一般不會發生便秘。如果發生了,可以在餵奶之間添加水果汁、菜水等,並需要調整母親的飲食。對於人工餵養的孩子,可能是奶粉或牛奶中的成分不符合孩子胃腸道的緣故,發生便秘的情況較頻繁。在沒有添加輔食前,需要多喝白開水、菜汁水。必要時可遵照醫生的處方,給孩子服一點藥。對於添加輔食的嬰兒,需要增加粗纖維(如各種水果、蔬菜)的攝入,來調節排便情況。需要說明的是,給孩子吃香蕉時一定要選擇熟的、軟的但沒有變黑的香蕉。吃生硬的香蕉不但不能幫助孩子排便,反而可引起排便困難。另一個需要注意的是,勿給小於1歲的孩子服蜂蜜水。
  (2)訓練孩子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嬰兒可從滿月後開始訓練排大便習慣。由成人把著,孩子的頭部及軀幹需靠在成人身體上。開始時比較困難,需要觀察孩子排便前的反應時間,逐漸便可形成定時排便的規律。如果不觀察孩子的排便反應行為,強行定時排便,對孩子並無益處。
  個別孩子並不會每天排便,他可能兩三天排一次,為軟便,量較多。只要孩子體重增長良好,沒有排便困難和煩躁表現,這種情況就不應視為便秘,僅僅是攢肚而已。
  (3)如果大便乾硬不易排出,可給孩子使用軟肥皂條或兒童開塞露,暫時緩解症狀。因為容易形成依賴性,並不利於孩子建立排便反射,所以不能常用這個方法。
  用肥皂條的方法
  1用消毒剪刀剪下一小塊乾淨的、濕潤的肥皂。
  2將小肥皂條磨光。
  3用食指把小肥皂條慢慢地塞入孩子的肛門。
  (4)如果是疾病因素導致孩子便秘,如:肛門狹窄、巨結腸等,需到醫院治療並接受訓練。
  (5)在日常帶養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只要注意下面三個方面,一般可以預防便秘的發生:
  1每日給孩子盡量多喝白開水,尤其在氣候乾燥的時候,需要量應增加。
  2每次飯中都要吃蔬菜。對於8~9個月以後的嬰兒,可以吃蔬菜碎末,喝紅薯粥,可預防大便乾燥。
  3每天堅持吃水果,不能只是喝搾出的水果汁。
  (6)多讓孩子運動,以促進腸蠕動,有利於大便的排出。
  (7)根據孩子的排便特點,訓練孩子按時排便,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
  (8)每天給孩子做腹部按摩,促進腸蠕動。
(來源:新浪網-《1歲嬰兒家庭養育必讀》)
資料來源http://baby.linziyu.com/blog-879.html






******************************************************************************

便秘寶寶如何吃?
便秘在嬰幼兒時期是常見的問題,然而便秘並非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症狀。
嚴重便秘更可能造成幼兒生長發育的阻礙,因此每位家長都應重視嬰幼兒便秘的問題。飲食在慢性便秘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飲食治療是所有便秘治療方法中最有效的方法,本篇要告訴您便秘寶寶應該如何吃。
一般家長都認為寶寶一定要每天排便才算正常,否則就代表有便秘的問題。但有部份家長卻相反,寶寶便秘情形已嚴重到每當大便時就害怕,並且哭鬧不休,甚至有血便情形,才想到要就醫,其實上述情形都是不正確的。 便秘在嬰幼兒時期是常見的問題,然而便秘並非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症狀。雖然如此,一旦寶寶有便秘問題,也會嚴重困擾家長,其對寶寶更是一種折磨。另外嚴重便秘更可能造成幼兒生長發育的阻礙,因此每位家長都應重視嬰幼兒便秘的問題。飲食在慢性便秘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飲食治療是所有便秘治療方法中最有效的,另外規律的用餐時間、適量水分的攝取及運動也是相當重要的。

1.
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
不當的飲食習慣是造成寶寶便秘的主要原因。寶寶成長至六個月大時,是添加固體食物的時機,之後如果寶寶仍過度依賴母奶或配方奶粉,隨著年齡的增加便秘的機率相對提高。另外偏食及飲食過度精緻化(例如:不吃青菜),也是造成便秘重要的因素,唯有飲食習慣的改變,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才是解決便秘最有效及根本的辦法。
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包括:全穀類、蔬菜類、水果類、堅果類及莢豆類等,纖維的攝取在質及量上都相當重要,一般兩歲以下纖維的建議攝取量為每日5公克,兩歲以上的幼兒每日建議攝取量為年齡加5(例如:4歲幼兒每日建議攝取量為9公克)。
纖維的攝取越多越好嗎?
嬰幼兒纖維的攝取並非愈多愈好,因為過量纖維質的攝取,可能影響礦物質(例如:鈣、鐵、銅、鎂、磷、鋅)的吸收,但高纖維飲食中同時富含多種礦物質,因此較少出現缺乏的情形。

2.
適量液體的攝取:
適量水份的攝取是必要的,幼兒水分攝取建議量約每日1000C.C左右,水份的需求依體重的不同而有差異。高纖維的攝取,若未搭配足量水分的攝取,反而容易引起腹脹及便秘。水分的來源包括:飲料、湯品、牛奶、蔬菜及水果等,開水的攝取建議在餐與餐之間,另外早上起床用餐前及睡前喝水對排便都是有幫助的。

3.
益生菌的攝取:
研究顯示益生菌的攝取,有助於維持腸道健康及改善便秘問題。

4.
增加活動量或運動:
適度的活動或運動可有效促進腸道蠕動,解除便秘情形。

5.
養成良好排便習慣:
若一星期排便頻率少於三次,其便秘情形相對增加,因此應鼓勵幼兒每日養成飯後蹲坐馬桶的習慣,且每次蹲坐時間最好在五分鐘以上,使幼兒有充裕時間排便。

資料來源:臺大醫院營養師 翁慧玲
資料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nanny-diary/article?mid=962&prev=1065&next=892&l=f&fid=12








******************************************************************************
寶寶便秘了!
如何讓baby嗯嗯順暢?
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急診醫學科及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 洪嘉蔚
輯/張玉櫻
攝影/麥叔叔兒童專業攝影
化粧髮型/黃?瑩
新手媽咪欣盈抱著她三個月大的寶寶,一臉愁容地來到門診:「醫生,我的寶寶已經三天沒有大便了,他便秘好久了,每次嗯嗯都哇哇哭,大出來的像羊大便,硬硬的,換了奶粉也沒用,怎麼辦?」

寶寶為何便秘?
◎器質性便秘
嬰幼兒便秘是小兒科醫師門診中常見的問題,也的確造成父母很大的困擾。嬰幼兒便秘首先要排除「器質性便秘」,也就是器官有問題所造成的便秘。一般而言,如果寶寶自出生開始就不易解便,或是有延遲解出胎便(出生超過48小時)的情形;或是腹部持續性地摸到腫塊;或是合併其他症狀,例如嘔吐或是生長發育遲緩等等,都要特別警覺是否有「器質性便秘」。
在器質性便秘中,有一種病叫「先天性巨結腸症」,它的病因是某段腸子缺乏神經節,因而經常處於收縮狀態,失去了蠕動的功能,無法排出大便而造成嚴重的便秘。這類便秘通常在新生兒時期就會出現症狀,但也有可能過了新生兒期才被有經驗的醫師診斷出來。
另外,內分泌有問題,例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症,或是腹部腫瘤壓迫了腸道,都會造成便秘。器質性的便秘,症狀多半是與日俱增,不會自行緩解,必須儘速請小兒科醫師診治。
◎功能性便秘
排除掉「器質性便秘」後,嬰幼兒的便秘較多是屬於「功能性便秘」。對於幼兒「功能性便秘」的定義,全世界還沒有一致的標準,目前的看法是:「必須同時符合『排便次數過少』和『排便時有不舒服的症狀』兩個要項」。
「排便次數過少」,在兒童的定義是一週少於2~3次;但在幼兒時期,特別是吃母乳的嬰兒,有些會2、3天才排便一次,甚至一星期才大便一次。所以「排便時是否有不舒服的症狀」,在觀察嬰幼兒的便秘時,相對顯得重要。如果寶寶每次排便都哭得很難過,甚至漲紅了臉、肢體僵直,大出來的是乾硬的糞塊,那麼寶寶很可能就有便秘的問題了!
嬰幼兒功能性便秘常見的原因,有下列幾項:
1. 飲食不當:寶寶吃的食物若偏重高蛋白,或是過於精製的食物,而缺乏碳水化合物及纖維,若再加上水分攝取不足,就容易造成便秘。
2. 排便習慣不良:幼兒有時因為玩遊戲而忘記或忍住了便便;或是大便不到3分鐘就急急忙忙要去看電視;或是在幼稚園上課時不敢跟老師說要上廁所,久而久之,糞便的水份被腸子吸乾,就不容易大出來了。
3. 心理因素:國外有研究指出,幼兒期便秘發生的時間點,常是在訓練自行如廁時。有些家長對小朋友的排便習慣太過強調,造成孩子的反抗心理;或是幼兒本身對上廁所這件事排斥,都有可能造成孩子便秘。
4. 疾病或藥物:例如發燒時會增加水份的散失,可能會合併便秘;某些藥物(例如止咳藥)含有會抑制腸道蠕動的成分,也有可能造成便秘。
喝配方奶的寶寶比較容易便秘?
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物。事實上,喝母乳的寶寶,的確比較少有便秘的情形。
現今市面上各式各樣的配方奶粉,都儘可能仿製母乳的成分,但終究不會完全相同。
至於配方奶粉為什麼比較容易造成寶寶便秘?有研究指出,配方奶中含大量酪蛋白,消化時會與鈣結合形成皂鈣,容易引起大便硬結;此外,若是配方奶粉的濃度沖泡錯誤,也可能造成寶寶便秘。
另外,常常有媽咪會問:「換奶粉之後若較易便秘,是因為奶粉不合嗎?要再換嗎?」事實上,只要是經過衛生署認證可上市販賣的奶粉,其主要成分都大同小異。
筆者還是建議:「母乳是最好的!」真的無法哺育母乳時,倒是可以選擇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較接近母乳的產品;某些添加膳食纖維的產品也可試試看。不過若是換過兩、三種品牌,寶寶仍然便秘的話,可能不是奶粉的因素,這時還是請教小兒科醫師比較妥當。
改善輕微便秘的撇步
若便秘沒有造成寶寶身體上的不適與影響,且生長發育和營養狀態都正常時,家長也不需要太過擔心。當寶寶表現出排便費力的樣子,或是坐在馬桶上說大不出來的時候,家長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 先輕輕按摩孩子的肚子,或是餵孩子喝點水以促進胃大腸反射的蠕動作用。
* 也可在肛門口塗抹少許的凡士林(嬰兒可用肛溫計稍加刺激)。寶寶若因此即可排便,不一定要立即就醫。
* 著重飲食的調整,以及排便習慣的養成。
必須就醫的便秘狀況
如果寶寶出現以下情況,就必須請醫師處理:
* 若寶寶每次排便都很費力,或是已數天未解便,而且用上述的方法無法幫助排便時。
* 乾硬的糞便沾有血跡,須先查看肛門是否裂傷,宜請醫師診治。
* 當便秘合併其他症狀,例如腹痛、嘔吐或發燒時,可能不是單純的便秘,應儘速就醫。
* 當便秘影響到生長發育,務必要看醫生。
如何預防寶寶便秘?
重點有三項:一是均衡的飲食,二是適度的運動,三是良好的排便習慣。以下就飲食及排便習慣提出具體的建議。
◎飲食上的建議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時,糞便會較軟;蛋白質及脂肪含量高時,糞便會較硬。另外,食物纖維會使糞便中的水分增多,並促進腸道蠕動。所以對於成人的便秘而言,蔬果類加五穀是最好的飲食建議,這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
但是嬰幼兒和成人不一樣,嬰幼兒期是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碳水化合物類供給主要的熱量來源;蛋白質類是肌肉臟腑及各種酵素的原料;脂肪類則和腦部發育及神經傳導有關,各種營養素實在不可偏廢。這對於便秘寶寶的父母來說,可真是難解的課題啊!筆者的建議是:
1. 六個月以下的寶寶,餵母乳最佳,若喝配方奶應適度添加碳水化合物:若餵食配方奶粉的寶寶發生不易解便的情形,可在餐與餐之間,哺餵葡萄糖水,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但是應注意不要因為餵食了太多的糖水而影響了寶寶對於奶量的攝取。另外,可選擇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較接近母乳的產品,或是添加膳食纖維的奶粉產品。
2. 六個月以上的寶寶,應該開始添加副食品:可以在奶粉裡添加米粉或麥粉,也可以直接調成米糊或麥糊來餵食。另外,把蔬菜水果磨成泥、切細或打成果菜汁(可加點糖口味較好),也都可以嘗試。若已發生便秘的問題,可試試黑棗汁。
3. 注意榖類、蔬菜水果的攝取:長牙以後的寶寶,就可以吃全榖類的麥片、糙米粥、蔬菜及水果。如果寶寶排斥吃蔬菜,可以將蔬菜及少許肉類剁細,煮成什錦粥,以增加纖維攝取。市售的「牙餅」,若是五穀類成分,應無礙寶寶排便;但應注意不要吃了太多含奶油的小餅乾,有時就會便秘囉!
4. 注重均衡的飲食:可自由行走的寶寶,應該注重均衡的飲食,特別是可自行進食的孩子,飲食型態常受父母的影響(外買或速食)。應避免攝取過多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 (肉類、奶油、油炸物、冰品、巧克力、蛋、起司),因為這些食物停留在胃部的時間較長,無法促進腸道蠕動,比較容易造成便秘。另外,這時期以後的孩子,運動量漸大,應注意足夠的水分攝取,才可預防便秘。
◎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家有嬰幼兒的父母最想知道的就是:「幾歲開始培養孩子大小便比較好?早一點開始可以嗎?」當然,愈早學會控制身體,就愈不需要他人的協助,但有個先決條件必須注意,那就是身體的成熟度。另外,訓練過程的不當,也可能造成幼兒身體以及心理的不良影響。一般來說,6個月大的嬰兒就可以逐漸培養固定的排便時間,1歲多的孩子可定時帶他坐小馬桶(市面上有賣適合幼兒使用者,或將幼兒用馬桶蓋放在成人的馬桶上,使其不會有要掉進馬桶的恐懼感)。成為習慣後,孩子到時就會解大便了。
在訓練期間,任何進步、停滯、退步、混亂的情形都是正常的,應該考慮到孩子的個別差異性,不要和別人比較、不要期望太高,也不要擔心或失望,宜用平常心讓孩子自然地養成習慣。
已學會如廁的孩子,父母要記得,每天讓他去大一次便。至少應該專心地大10分鐘,或是大出來為止,以養成每日排便的習慣。
每日最佳的排便時間,是早餐後半小時左右,這時候,前晚消化的食物已形成糞便,早餐進食可促進胃腸蠕動,排除宿便亦可減少腹壓,不致影響白天的食慾。然而,這個時間,也正好是父母忙著出門上班的時間,若要同時處理孩子的排便,難免心浮氣躁。所以筆者的建議是「晚餐後到睡覺前」的這段時間,要提醒孩子去上大號;而且要關掉電視、停止遊戲,讓孩子有一個專心排便的情境。

改善寶寶便秘的醫療方法
◎便秘治療的主要目標:
1.解除便秘的問題且重建正常的腸道功能。
2.建立適當的飲食、運動及排便習慣,避免便秘復發。
3.安全有效地使用藥物,同時避免藥物的濫用。
◎適度使用緩瀉劑,不可濫用:
臨床上,治療便秘的藥物(稱為「緩瀉劑」)依作用機轉來區分,可分為膨脹性、潤滑性、鹽類、高滲透壓性、刺激性緩瀉劑。
若是病人已數天未解便,糞便的水分已被吸乾,我們會使用高滲透壓性緩瀉劑(如甘油球),先清除體內的積便,以解除病人的不適。甘油栓劑幾乎不會被吸收,在嬰幼兒或成人使用後,約在30分鐘內產生藥效,副作用較少,但長期濫用可能造成血中鉀離子濃度降低。嬰兒不用甘油栓劑,而是用溫的生理食鹽水。
接著,必須維持適當劑量的含鎂鹽類緩瀉劑,或不吸收的多醣類(纖維素);有時候,會併用促進腸胃蠕動的藥物,以達到較好的效果。
◎不要養成依賴藥物的心理,飲食調整、適度運動、良好排便習慣才是成功關鍵:
便秘的藥物治療,須視病人的臨床反應來增減劑量,所以,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要強調的是,不要讓家長及病人養成依賴藥物的心理。須知,藥物只是便秘治療的一環,要配合飲食的調整、適度的運動,以及良好的排便習慣,才容易成功,也才不會復發!

在物質匱乏、醫藥落後的年代,小兒科醫師看的,多是面黃肌瘦與腹瀉的小孩;在豐衣足食的今日,便秘的娃娃卻成了兒科門診的大族群。寶寶便秘,的確是父母心中的一塊大石頭,所幸,無論是「器質性便秘」或是「功能性便秘」,它都不是不治之症。只要對器質性便秘的相關症狀提高警覺;功能性的便秘則多數可以藉由飲食、運動及排便習慣,來獲得改善。如果還有問題的話,不妨就近請教您的小兒科醫師。讓我們一起為下一代的健康而努力吧!

 


(詳文請見嬰兒與母親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4/mamabox/s4baby02_135.asp






****************************************************************************

妙用米湯解除寶寶便秘
廣州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新生兒科主 任 醫師 崔其亮

     大人亂吃東西會便秘,媽媽們沒給寶寶合適的食物吃也會惹來便秘。其實,寶寶發生便秘不用過於驚慌,生活中,嬰幼兒便秘大多數與奶粉或者輔食的營養成分失調有關。如果寶寶排便間隔超過48小時,即可視為便秘。一般可以採取以下幾個解決方案:
    症狀初起:喂點米湯
    解決這種便秘並不困難,吃奶的寶寶便秘時,只要每天給寶寶喂點米湯就可以了(當然必須瀝去米湯中的飯粒),也可用薏米少許煎水來喂哺。橘子汁、紅棗汁、白菜汁也是不錯的選擇。
    而斷奶期的寶寶便秘,可增加輔食,除了高營養的蛋類、瘦肉、肝和魚類外,還要增加纖維素較多的蔬菜、水果等,如菠菜、油菜、白菜、芹菜以及香蕉、梨等。營養別偏向中高營養的肉蛋類,而忽略了蔬菜類。
    嚴重症狀:藥物通便
    寶寶若數日未解便,大便幹結,千萬別長期服用瀉劑,以免影響營養吸收。此時應先用甘油栓或小兒開塞露通便。用開塞露一般只要用一半藥液即可,擠入後要讓藥液停留在腸內至少315分鐘,讓藥液軟化糞塊才排便。若擠入後立即拉出,那就白費了。
    有的家長喜歡用手指給寶寶摳糞塊,那就要十分小心,千萬不要用食指,只能用小手指,還要蘸些凡士林潤滑劑,以免不慎撐壞寶寶肛門括約肌。
    溫馨提示:民間偏方勿濫用
    對付寶寶便秘,民間高招也很多。在廣州,不少家長總把便秘當熱氣,而給孩子灌涼茶七星茶。其實,涼茶也好,七星茶也好,喂多了反會擾亂 胃腸消化功能,即中醫所說的損傷脾胃功能,影響寶寶食欲,削弱寶寶體質。還有的家長認為寶寶便秘是由於中氣不足引起的,亂用黨參、北芪等中藥,使得嬰兒興 奮煩躁不已,更難以排便了。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hlele3109/article?mid=91984&prev=93123&next=90252&l=f&fid=78






*******************************************************************************

孩子便秘!

可以想像一個星期只「嗯嗯」一次的感覺嗎?您知道嗎?根據台灣乳酸菌協會調查發現高達10萬名的小學生有嚴重的便秘問題,甚至一星期只排便一次。長庚兒童醫院的研究也發現,因便秘而就醫的兒童中,有三成四出現體重過輕、生長遲滯或肥胖等生長異常狀況,可見便秘絕對不僅是一件「嗯不出來」小事,它可以反應兒童的飲食與生活習慣,當孩子有便秘的問題,也意味著他的營養狀況可能不及格喔!
我的小孩有便秘嗎?請「辨質地,觀徵狀」
很多家長以為小孩每天都有「嗯嗯」就沒有便秘的問題,然而,要確定小孩是否有便秘的情況,您可以觀察以下幾個症狀:
• 每星期排便少於2、3次,且持續2星期
• 解便困難,需用力解便或糞便較硬,有時會擦損肛門而滲出血絲
• 排便後仍然覺得肚子脹,沒有辦法排便排得很乾淨
• 長時間每天每公斤體重排便量少於五公克
• 不論排便次數多寡,糞便是何種形狀,即使有腹瀉表徵,也可能是宿便
• 幼童最常見的症狀是肚痛、腹脹、哭喊,或害怕去洗手間
• 其他臨床症狀:食慾不振、體重增加緩慢…等。

當兒童有嚴重便秘的問題,容易導致胃腸、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甚至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干擾大腦功能,出現焦慮、記憶力下降、注意力分散及思維遲鈍等表徵,而影響小孩的生長和智力發育。
孩子便秘的原因

  便祕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疾病症狀,不管大人或小孩都可能深受其苦,除了大腸結構異常等遺傳或疾病因素外,追究起來,有時匆忙的生活形態往往就是病因,可分為:

常見便秘原因:
(1) 飲食不均衡:孩子進食的份量太少,或飲食多為魚肉、蛋類等酸性食物,甚至以精緻食物(如油炸食品、速食等)為主,以及蔬果吃太少或喝水不足等原因,會影響腸道的菌叢環境(好菌少、壞菌多),或消化吸收後食物殘渣或纖維少,使大腸運動緩慢,水分被吸收過多,造成大便乾燥或形成硬節的粒狀便。
(2) 生活習慣不佳:不常運動、生活不規律和缺乏按時大便的訓練,都容易導致便秘。尤其是學齡兒童常因無清晨大便習慣,上課時憋住大便,造成排便不順的現象也十分常見。
(3) 心理情緒問題:兒童受到突然的精神刺激,或缺少運動和情緒低落,會抑制胃腸蠕動,導致腸壁肌肉乏力而便秘。有兒童受到父母強制排便等不當的引導,反而厭惡排便,形成「習慣性便秘」。
(4) 藥物:許多藥物會抑制大腸蠕動,引起便秘,例如止咳藥、碳酸鈣、胃藥等。經常灌腸和服用瀉藥,會使腸道的敏感度減弱,加重便秘。
遠離便秘一二三
許多人以為只要多吃蔬菜就可以改善便秘的問題,然而,有些人便秘的問題需要透過「飲食營養」、「運動」與「規律的排便習慣」三管齊下才可以改善。
1. 飲食營養可以「三多」:纖維多、好菌多、喝水多
多攝取膳食纖維就像幫我們的腸道多了幾把刷子,可促進腸道蠕動,讓糞便在腸內滯留時間減少,並增加糞便量,有利通便。然而有的小朋友不喜歡吃蔬菜或水果,甚至咀嚼果菜後反而吐出殘渣,而使纖維的攝取量不足。建議家長可以每天利用果汁機,綜合不同種類或含有豐富纖維的蔬菜水果,加入可幫助腸胃消化吸收的優酪乳,打成一杯提供多纖維、多好菌與多水分的營養果汁,幫助小孩改善便秘的問題。
另外,在幫小孩準備點心的時候,可以用具有軟便潤腸作用的杏仁銀耳湯或蜂蜜地瓜湯等點心,並可將含豐富纖維的糙米、燕麥、地瓜等五穀加入白米飯中,都可幫助增加孩子纖維的攝取量。
2.適當的運動
  現在城市孩子的活動量普遍較少,所以平日可以多練習加強腹肌的動作,有助於喚醒懶惰不肯動的腸子。簡單的轉腰或後彎曲、身體往前等可以扭轉到腰部肌肉的動作,都有助加速腸蠕動。家長也可以在睡前順時針輕按孩子肚臍周圍,幫助加速腸蠕動。
3.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
有時是忘了上廁所是造成孩子便秘的原因之一。3—7歲兒童腹部及骨盆腔肌肉正在發育,排便反射機能不成熟,不知有便意就該上廁所。家長可利用清晨或孩童飯後的「胃結腸反射」,督促小孩如廁,養成定時排便習慣。然而如果小孩不想排便,千萬不可勉強或強制孩子長時間蹲坐便盆。再者,牙齒不好會變得挑食、食欲不振,也會影響到排便能力。因此注意口腔衛生也是相當重要喔!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QsXs1BuaQUFSFY71HdgA1Q0-/article?mid=12517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2338&prev=2360&next=2309&l=f&fid=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