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別溺愛我。我很清楚的知道,不應該得到每一樣我所要求的東西。 我只是在試探妳。
2.--別害怕對我保持公正的態度。它反倒讓我有安全感。
3.--別讓我養成壞習慣。在年幼的此刻,我得依靠你來分辨它。
4.--別讓我覺得我比實際的我還要渺小。它只會讓我愚蠢的裝出超出我實際年齡的傻模樣。
5.--如果能夠,請別在人前糾正我的錯誤。你私下的提醒,會讓我更加的注意自己的行為。
6.--別讓我覺得我犯的錯誤是一種罪。它會降低我的人生價值觀。
7.--當我說「我恨你」的時候別太沮喪。我恨的絕不是你,而是那降生在我身上的壓力。
8.-- 別過度的保護我,怕我無法接受一些「後果」。有的時候,我需要經由痛苦的方式來學習。
9.--別太在意我的小病痛。有時候,我只是想得到你的注意。
10.-別嘮叨不休,否則有時候我會裝聾作啞。
11.-別在倉促或無意中做下允諾。請記住,當你不能信守諾言時,我會是多麼的難過。
12.-別忘了我還不能把事情解釋的很清楚,雖然有時候我看起來是有能力的。這也是為什麼我不能事事正確無誤的緣故。
13.- 別太指望我的誠實,我很容易因為害怕而撒謊。
14.-請別在管教原則上前後不連貫、不持續。它會使我疑惑,而對你失去了信任。
15.-當我問問題的時候,別敷衍我或拒絕我。否則你會發現我終將停止對你發問,而向它處尋求答案。
16.-別告訴我說,我的害怕很傻、很可笑。如果你試著去了解,便會發現它對我是多麼的真實。
17.-別暗示或讓我感覺到你是完美、無懈可擊的。當我發現你並非如此的時候,對我將是一項多麼大的打擊。
18.-別認為向我道歉是沒有尊嚴的事。一個誠實的道歉,會讓我對你更接近,對你感覺更溫暖。
19.-別忘記我最愛做實驗。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99526566762265&set=a.190943007620624.44750.187770834604508&type=1&theater
*********************************************************************
【給新手爸媽們的建議】
1、不要在飯桌上爭吵。
你們吵架會影響一家和樂的氣份,小孩長大也會學起大人們處理事情的態度。
2、下班後盡量多和孩子在一起。
或許爸媽們下班後已經覺得很累了那有心情和体力再去跟小孩互動,但不要小看這短短的晚上相聚時間,有爸媽的陪伴的小孩心智會比較成熟。
3、 逐漸向孩子灌輸對學習的熱愛 。
活到老學到老,學歷不是造就一個人成功的最大因素,但沒透過學習求得書上的知識,心靈會是空虛的。所以爸媽們要從小讓小孩養成看書的習慣,最好是爸媽們也有這習慣,不然小孩不會跟著學。
4、 紀律並不是多餘的 。
沒有規侷的小孩長大後社交圈會嚴重縮小,因為沒禮貌的人是不受觀迎的。
5、制定 目標,而不是懲罰 。
讓小孩知道什麼該做,什麼又不該浪費時間去做,督促小孩做了那件事會有什麼好的回報,小孩還小不知道目標是什麼,大人們要以身做則去身教給小孩看。
6、 盡量不要打罵孩子,以說服教育為主 。
打出來的口服,說出來的心服,小孩很皮有時爸媽們不得不用打罵的來讓小孩乖巧,但能不打就不打,畢竟小孩不會記得你說他那裡犯錯,卻會記住爸媽們兇惡的處理態度。
7、擔當起家長的責任,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8、 給孩子閒聊的樂趣。
小孩剛來到這個世界,會無理頭的問東問西,這時家人從小孩的童言童語中灌輸正確的觀念和知識也是很重要的哦。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99514930096762&set=a.190943007620624.44750.187770834604508&type=1&theater
********************************************************************************
如果你是爸爸、媽媽一定要看..
我不要這樣的孩子 ~~~~~~~
牽掛草莓族 --
你不會永遠十七歲
文/陳津穗
屬於草莓族的兒子即將退伍,最後一次放假,一進家門就說:「買輛車給我吧!下禮拜,我要開車回部隊領退伍令。」役期近兩年,能安然而退,身為父親,按說該高興才對,沒想到我卻心情低沉,思前想後,久久無法回應他的請求。
記得送他入伍時,耳提面命他注意言行,軍令如山,不得輕忽,他卻不改輕佻地說:「國家靠我去救,一定毀了!」我殷切期待,他經歷軍隊磨練,可能會較成熟穩健,事實上依然故我,不禁長嘆,難道這就是所謂一輩子的牽掛?
上班領薪?三萬幹啥?年年考試?父母撫養?
他回家後,丟下行李就想溜,我輕聲問他:「退伍後有什麼規畫呀?」他成竹在胸答:「
K
書準備參加十月的考試啊!」他可算得精,以考試之名,申請延後入營,足足玩了三個月;現在,他要故技重施,算算,又有幾個月好混了。
看我陷入沉思,他倒過來勸慰我:「爸,您不用操心,家裡多我一人,也不過加雙筷子而已。」話說得可美啦,事實不是這麼回事。猶記得,我常常張羅好飯菜請他入座,他探身一瞧,轉身走人:「我吃泡麵。」我算了算,桌上大大小小有十道菜,辛苦的老媽還在廚房揮汗如雨,聽兒子要泡麵,氣得差點提菜刀追出來。
當兵期間,他返家一定帶回大包髒衣物,老媽邊洗邊搖頭,我還得不時說「以色列戰士的母親驕傲晾征衣」的故事來安慰她,而兒子那種永遠長不大的心態,教人擔心。
在家,日上三竿,老媽去催駕,兒子說:「人家晚睡,幹嘛要早起?」母親問:「那你能這樣過一輩子嗎?怎麼一點都不急?」只聽他灑脫的笑:「急?急什麼?妳去探聽一下,我們這屆法律系兩班,有幾個人在上班?就算去上班,每月不到三萬元的薪水能幹什麼?」
母親焦慮再問:「那你總要努力準備吧?」他顯得不耐的答:「考試那有這麼簡單,有學長考了十年,還在考呢!」如此不是?#92;明要父母再養他十年,先預告,請不必沒見識,不要如此大驚小怪嗎?他翻身睡到自然醒,那管母親的長嘆。
手機不新?被偷最好;機車壞了?扔天橋下
聽他口吻,讓我想起他大學四年用手機、換機車的行為。
他讀書學費父母全包,吃住在家,每月另支一萬元零用錢,卻入不敷出,非要去打工,收入全用在無謂的消費上,像手機通話費,至少兩三千元,動輒五六千元。
而且每當新款手機上市開始廣告,他就恨不得趕快丟掉手邊用的;有次在網咖打工,手機被偷,他不但不怪竊賊,還心存感激的說:「真謝謝他偷得好,正想換支新的。」
另一件事是,有天晚上,他搭計程車回家:「爸,幫我付車錢,機車壞了,丟在路邊。」接著,上演除非包計程車接送,否則沒新車、上學免談的戲碼。我與老妻,尋尋覓覓,好不容易找到丟在天橋下的機車,推好遠去送修再騎回家。
老妻一路開罵:「這就是你教的好兒子?」
買鞋虛榮?一定名牌
找他優點?事態嚴重
他的交通違規罰單,更讓郵差送到手軟,違規事由五花八門,例如未戴安全帽、違規停車、闖紅燈……有一次,罰單出現「棄車逃逸,逕行舉發」,如果不是繳納罰款才領回被交警拆走的車牌,我還相信他所說車牌被偷,而且天天催他報警呢!
至於打工,薪資還沒進帳,要怎麼花已計畫好,只要今天領錢,明天鐵定不見人影,散盡錢財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他不是月光族,應該叫日光族才貼切!
他追求時尚名牌更是不在話下,尤以運動鞋非名牌絕不穿,他的理論:「我不是虛榮,你總不願見到你寶貝兒子的腳受傷吧?」所以,父母親買三百九十九元的地攤貨,兒子買價近十倍的旗艦級精品,是理所當然,好像中外古今皆如此,否則怎配當孝順的好父母?
有次與老妻私下檢討,是否該多鼓勵少責難,妻遞給我筆和紙說:「要鼓勵總該找出優點吧?來,給你十分鐘,把你寶貝兒子的好德性列出來看看!」不瞞你說,我用超過妻給的時限好幾倍的時間,竟然寫不出一個字!我猛然驚醒:「事態嚴重!」
兒啊!老爸急於告訴你的一句話是:「你不會永遠只有十七歲!」快點醒過來吧!
【 2004-07-07
/聯合報
/E6版
/繽紛】
有時侯咱們辛苦一輩子就是為了給孩子過幸福、衣食無缺的生活 ....最後卻養了個沒有責任感,不會感恩
....
甚至還會棄養父母的孩子,這就是咱們應該得到的成果嗎....
若是你還未生子或者孩子還小,請仔細想想你希望孩子的未來會是什麼樣滴 ~~要是你也不想要下面的孩子,請別忘了要愛他但不要寵壞他
....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356&prev=358&next=355&l=f&fid=10
***************************************************************
***************************************************************
寫的真好~做父母ㄉ請耐心看完吧
跟各位一樣,我的小孩今年剛進幼稚園。
第一天帶他到學校,在我們大人離開的時候看他眼淚都快掉出來了。
如果我是他,我也會嚎啕大哭,不過我哭的原因跟他不太一樣。
我哭的原因是從此之後,就在踏入幼稚園教室這個時刻起算,面對的是短則十幾年,長則幾十年的學校生活。
能夠每天無憂無慮在家裡玩玩具、吃飽睡、睡飽吃、四處閒晃的快樂日子到此結束,從此以後每天要早睡早起、要跟老師同學整天坐在教室裡,然後寫作業、考試這些東西一個個就冒出來了。
進了學校、混進人群中,你再也不是在家裡三千寵愛集於一身的神奇寶貝,要獲得老師的寵愛、同儕的認同,就得表現良好、討人喜愛,跟在家裡面打個滾、跺個腳,玩具、糖果就送上門來的待遇完全是兩回事。
如果是我,知道接下來面對的是什麼,我一定比所有第一天上學的小朋友都哭得更傷心。
不過大家可能心裡有個懷疑,我跟大家一樣,小孩剛進幼稚園,所以應該也沒有什麼經驗,又不是什麼幼兒教育專家,怎麼有資格站在這裡跟大家演講?這點請大家放心,不懂的事情我絕對不敢吹牛。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內容很簡單,我想講的重點只有兩個:
一個是「不要學電腦」,另外一個是「不要學英文」。
對於這兩個主題我應該還不算班門弄斧,電腦算是我的本行,在研究所學的是這個,也靠這個工作賺錢了快十年;
我的英文也應該還算不錯,至少回英文 email跟人吵架沒有問題,或是可以隨時上台跟一堆老外做簡報,還能從頭到尾笑聲不斷,最後大家還起立鼓掌叫好。所以針對這兩個主題,相信我還可以給大家一些有用的資訊。
況且大家每天看報紙看電視,不三不四記者的報導、亂七八糟的談話節目都在花時間看了,我相信我的東西一定比他們要有水準得多。
===========================================================
====
我們先來看看坊間的幼稚園廣告,英文和電腦應該是兩個宣傳的重點。
只要打出「全英文學習環境」的招牌,每個月學費加個萬把塊不是問題。
如果又是外籍教師授課,跟「貨真價實俄羅斯金絲貓為您服務」的意思一樣,費用還可以往上加。
電腦教學也是一樣,強調有電腦教室、會用電腦畫畫,又可以加個幾千塊。如果是又有用電腦英文教學軟體,那真是金剛合體、雙效合一,每個月的學費絕對就比大學 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的薪水還要高。
大家都知道,賺小孩子的錢最容易,因為現在的爸媽都很捨得把錢花在寶貝兒子、女兒身上,所以這些不肖業者才會如此肆無忌憚。
但是,各位偉大的爸爸媽媽們,如果花大筆的錢對孩子有好處,當然很好,但要是花了錢又對小孩有害,是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當冤大頭又花錢找罪受?
我認為給幼稚園的小朋友學英文跟學電腦,就是在花錢找罪受,對孩子未來的發展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會害了他們。
===============================================================
我先從學電腦談起。
電腦其實是個笨東西
講到電腦,一般人的感覺都好像是很了不起的東西。
中國大陸的專有名詞翻譯很多都跟我們不一樣,有些真的翻得很好笑,例如軟體設計裡的物件導向( Object Oriented),他們翻成「對象面向」,迪士尼卡通的白雪公主( Snow White)翻成「雪姑七友」)
但是至少有一個重要的名詞對岸比我們翻得好多了,就是「 Computer」這個字,人家就直接翻成「計算機」,我們卻翻成深不可測的「電腦」。
「電腦」給了我們太多不實的想像,好像這台機器就真的跟人腦一樣,或是跟電影裡的電腦一樣,聰明絕頂還有人性。
所以會「玩電腦」是很酷的事情,所以「學電腦」是如此地重要,小孩子要趁早學,不要輸在起跑點上。
但是學過最基本的計算機概論的人都知道,所謂的電腦其實是很笨的東西。它認得的數字只有兩個--就是 0與1 ,簡單來講就是開和關兩種。
因為電腦只懂0 和1 ,所以所有的數字都是轉換成只用到0 和1的二進位來做計算。電腦之所以好用是因為它的運算速度很快,所以雖然方法笨,但是可以很快算出結果。
所有我們看到那些新奇好用的電腦應用系統,其實都是勞苦功高的程式設計師們的傑作。
電腦本身是一隻笨牛,程式設計師下一道指令就好像是揮一下鞭子,這隻笨牛才懂得走一步。
所以真正聰明的是我們人類,是我們指揮電腦去執行這些千變萬化的動作。電腦只是工具,我們可以利用它來做很多事。
就好比筷子是工具,我們利用它來吃很多東西,但沒有人會去崇拜筷子,所以大家也不必去崇拜電腦。
因此,不必急著學電腦的原因實在太簡單了,因為這種技術等到要用的時候花一點點時間去學就會了。
像我的兒子,一直到一歲多頭髮還長得很稀疏,牙齒也沒長出幾顆。我太太當時曾經擔心他頭髮和牙齒長得太慢,我就跟她說:「妳到任何一間小學看看,找找看有哪一個小孩是光頭或是沒牙齒的。」
我的意思是這些東西遲早都一定會長出來,根本不用著急。學電腦也是一樣,它只是一個工具,學一、兩下就會了。孩子這麼小就急著讓他學,等到長大了每一個人遲早都會這些東西,早學頂多只是現在可以在客人面前炫耀,但是隨之而來的害處要遠大於這些一時的虛榮。
首先,幼兒用電腦對身體健康有害。先來看我們大人好了,電腦螢幕看久了眼睛會累、會乾澀、會頭昏眼花;
然後滑鼠、鍵盤用久了會肩膀痠痛,手臂、手肘加手指痠痛,這種疾病的正式名稱叫做 RSI(Repetitive Strain njury ),中文翻成重複施力傷害,包括手腕神經壓迫症、脊椎神經傷害、頸部和腰部痠痛等等;
傳統的螢幕顯示器有輻射線,現在的液晶螢幕照樣有光點閃爍造成的眼睛疲勞。大人覺得不舒服會自動休息、自動去看醫生,但是小孩子玩得高興很可能就不理它了。
而且現有的電腦設備都是根據大人的體型來設計的,什麼人體工學電腦椅、人體工學滑鼠加鍵盤,都是大人的尺寸。然後螢幕擺放的高度和角度,很少因為要給小孩子用特別來做調整。
小朋友發育還不完全,這時候就用這些高科技的產品來操他們,真是非常殘忍的事。我常常看到小朋友仰著頭、拉長脖子、目不轉睛盯著電腦螢幕,小手用力地推著滑鼠、小手指吃力地按著滑鼠按鍵,按一下都很費力了,有時候還得「雙擊」,就是很快按兩下,這樣操下去對肌肉發展有好處嗎?對骨骼生長有好處嗎?對視力發展有好處嗎?看到這種情景真是叫人痛心。
然後,太早用電腦會阻礙學習。
我們回想在學習過程中,大部分重要的知識,不管是靠老師講解或是靠自修,大都是從書本上得來的。所以自己從書本上的文字、圖片上學習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我們看看這些小孩子所謂玩電腦是在玩些什麼,除了電腦遊戲以外,就是那些所謂「益智性」的所謂幼教光碟。
這些「益智性」的教學軟體也是設計的跟遊戲一樣,有可愛的造型和炫麗的聲光效果,目的是要孩子們「從遊戲中學習」。比如說學ㄅㄆㄇ,最後還是跟 Hello Kitty一起跳來跳去;或是學 123,最後還是跟天線寶寶一起爬山、翻滾。
有句話叫做「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這個道理用在學習上也是一樣。在一開始學習的時候,就讓他們習慣這種嘻嘻哈哈、聲光炫麗的學習方式,是不是以後學每樣東西都得像這樣生動好玩才能學?
我一直認為從圖片培養想像力,然後培養從文字閱讀中獲得樂趣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所以我認為,不管是從幼兒身體健康的觀點,或是心智成長和學習能力的培養方面,給幼稚園的小朋友用電腦並不是明智之舉。
我知道很多家長很喜歡這種幼教軟體,因為小孩子會喜歡玩,所以在家裡面可以隨時打開電腦讓他玩上一陣子。相信有小孩的人都知道這代表了什麼?
就是小孩可以自己玩,不會來煩我們,大人們就可以做自己的事,所以這是多麼偉大的發明。
小孩都喜歡看電視,但整天看「迪士尼頻道」或是「東森幼幼台」也有看煩的時候,現在又有這些電腦幼教軟體,電視看累了就來玩電腦,從電視螢幕前面搬到電腦螢幕前面,還可以贏得「學電腦」的美名,對家長們來說是多麼方便又美好
的事。
我想講幾句重話,不想陪小孩、懶得自己教小孩,就不要生小孩。 既然已經生了,就要花時間去陪他,自己去教他。不是小時候丟給要花錢的菲傭或是不必花錢的阿公、阿嬤,長大一點就丟給幼稚園老師,或是乾脆把小孩擺到電視螢幕或是電腦螢幕前面,然後自己就沒事了。
我自認還算是個稱職、有經驗的資訊從業人員,所以請大家認真思考我的話。
電腦操作這些技巧只不過是雕蟲小技,操作滑鼠、開關視窗、點選主選單,還有最傷手指肌肉的「雙擊」等等,都是沒什麼大不了的東西。另外像是製作文件、簡報資 料等工作,也都是按表操課的一般技術,智商再低都學得會。拿「會用電腦打報告」、「會上網看網站」這種東西來炫耀,實在會笑掉人家的大牙。
我要強調的是,電腦是很重要沒錯。我自己就是在資訊界工作,使用電腦是各行各業每一個人都必備的技能。但是使用電腦這種工具的能力要培養非常容易,可以說要用到的時候再來學都來得及。
小朋友們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可以玩的東西很多,學電腦可以等長大一點再來。
況且現在急著學,學到的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東西。打電動、上網每個人都會,中文打字、用電腦畫圖,甚至做投影片當報告,這些哪一個是不得了的東西?大家想想,中文打字最快的、創世界紀錄的,都是出自哪些了不起的學校的學生?所以這些是了不起的技術嗎?
我現在都還是用這個奇笨無比的微軟新注音輸入法,照樣可以打完整篇文章。這些沒什麼學問的東西就這麼急呼呼要小朋友們去學,到底是為了什麼?
==============================================================
英文有這麼嚴重嗎?
再來談談學英文。我的意見也是很簡單,就是幼稚園的小朋友不必急著學英文。
前陣子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廣告,一個戴眼鏡、乾瘦的男孩搖頭晃腦,身體劇烈擺動,用誇張的手勢和語調進行英文演講。
這原來是一家知名兒童英語班的廣告,記得它的旁白好像是「這個孩子為什麼這麼優秀」,可是我的感覺卻是「這個孩子為什麼這麼惹人厭」。
小時候如果班上有這種同學,不召集兄弟們每天照三餐修理他才怪。為了練英文弄成這副德性,人緣又不好,實在是划不來。
問題是「有這麼嚴重嗎?」
學英文一定得搞成這樣嗎?
看美國人講話,沒人像這樣誇張吧。學習另外一種語言,應該不是這麼嚴重的事吧。
相信現在大家都有共識,就是新一代的中文程度越來越差。沒有閱讀興趣,閱讀能力下降,寫作能力當然也跟著變爛。
滿嘴可以稀哩呼嚕講個不停,卻不知所云,一拿起筆就像拿鋤頭千斤重,連寫通順的文句都有問題。
接下來如果從幼兒就開始教英文,以後他們的中文程度會更差。因為學習的時間就是這些,要學的東西越多,當然就瓜分掉原來學習項目的時間。
我見過很多電腦程式設計師,自稱會很多種不同的程式語言,但是後來我們發現這些人對每種程式語言都只懂得皮毛,雖然看起來會很多,履歷表列出來滿滿一大段,不過只會寫很簡單的程式,進階的運用根本沒辦法。
真正的高手有的只會一、兩種程式語言,但是鑽研得很深,所以可以運用自如、無所不能。相信任何公司要找人,都會要找後者。
而且我們都知道,只要已經熟透某一種程式語言,要再學一個新的程式語言就不是難事。
我認為學人類的自然語言也是一樣的道理,總得先有一種語言的基礎,再來學第二、第三種語言。這樣對本國語言、文字的運用已經嫻熟,看得懂艱深的文字,寫得出通順、優美的文句,以這個為基礎來學外國語,才能學得好。
不然每種語言都懂得很膚淺,就好像只會用多國語言來說你好、再見、吃飽沒,我們要培養的就是這樣的下一代嗎?
幼稚園還好,過一、兩年開始唸小學,大家就會親身體驗這些所謂教改學者的可怕。
應該很多人都知道美國人的數學程度很差,不過大家可能很難想像到底有多差。
我曾經參與過一個開發美國學生數學教學軟體的專案,他們的大學申請入學是根據一個叫做 SAT的考試,裡面有數學這一科,它的數學程度就甚至比我們當時國中數學還簡單。
一元一次方程式、二元一次方程式、最基本的圖形幾何,就是這樣而已。
所以說我們的國中生數學程度就比他們的高中畢業生還好,事實就是如此。
但是現在我們的數學教材一直修改,目標竟然是要和美國的教法看齊。像是不必背九九乘法、要用加法來算乘法、用減法來算除法,搞得中小學老師們無所適從。
這種新數學搞到最後發現中小學老師們叫苦連天、學生叫苦連天、家長們也叫苦連天,唯一因為這些建構數學受益的人,竟然正是那幾個始作俑者的教改學者。
他們可以打著建構數學的招牌在外面開班授課,更厲害的是他們不只教學生,還可以開另外一種班,教家長怎麼回去教小孩。
本來教改是要讓學生減輕補習壓力的,結果反而讓家長也有補習壓力,讓這幾個大學教授們賺得更過癮。
反正這些半吊子學者的理想,就是要把台灣的小朋友都教成像美國人。英文能力要跟美國小孩一樣好,數學能力要和美國小孩一樣爛。等上了高中、大學,因為要讀原文書,所以非得看懂英文才行;在工作上要跟外國人溝通,所以非得會講英文才行。
但是幼稚園的小朋友們為什麼非得要學英文?為什麼非得要跟老外聊天?有的小孩連台灣話、客家話都不會講,跟阿祖、阿公、阿嬤都沒辦法溝通了,還要急著去跟老外打屁?
大家說要儘早學英文,因為現在英文是國際語言,美國是世界強權。所以能夠越早學英文,就能從小就開始像美國人,長大之後才不會輸給別人。
但是所謂的「美國人」,真的就是這麼優秀的民族嗎?我們就得樣樣跟他們看齊嗎?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355&prev=356&next=354&l=f&fid=10
*********************************************************************************
關於父母「以身作則」這件事…
父母以身作則是好事,
但因為教養孩子而放棄自己,
違背「做自己」的任務,
長期下來,孩子也容易迷失,
甚至不懂得做自己。
小綠今年32歲,有一個愛她的老公,兩個貼心的男孩,在旁人看來是令人稱羨的幸福家庭,可是最近,她卻一臉悶悶不樂,一問之下才知道是孩子的教養問題。小綠無奈的分享,前幾天因為自己喝了一杯咖啡,被孩子當場抓包:「媽媽妳不是說不能喝咖啡嗎?為什麼妳可以喝?」又或者前幾天因為孩子做錯事情,小綠生氣責備時,卻被孩子義正嚴詞的回:「媽媽妳不是說大小聲很不禮貌嗎?妳應該先跟我道歉!」害怕自己沒有盡到父母以身作則的榜樣,小綠只好默默壓抑自己原本的愛好跟個性,只是卡在做自己跟教養孩子中間的小綠大呼:「以身作則真的好難阿!」
心理學博士許皓宜說,父母以身作則是好事,但因為教養孩子而放棄自己、違背做自己的機會,不僅造成父母情緒壓抑,可怕的是,孩子長期在父母情緒壓抑下成長,也容易迷失,甚至無法做自己。所以,在面對孩子的教養問題,許皓宜始終保持一個態度,就是:「做自己!」因為家長做自己,孩子才能學會做自己。
● 家長應在「做自己」的前提下「以身作則」
面對孩子的教養問題,許皓宜表示,父母以身作則是好事,只是,以身作則應該有些限制及前提,她認為父母應該在「做自己」的前提下,以身作則。
許皓宜說明,很多教養孩子的書都提到,在教養孩子的同時,家長應該以身作則給孩子一個成長的榜樣。針對這樣的說法,許皓宜有不同的看法,她說,以身作則的真正用意是讓父母親抓住孩子模仿性高的階段,來做一些「好的事情」,像是垃圾分類、不闖紅燈等道德上的模範,父母這樣的以身作顯得特別重要。
然而,父母的以身作則若發生在親子間的相處呢?比如上面的例子,小綠為了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雖然以身作則警惕自己,但另一方面卻必須放棄做自己的任務,結果變成小綠必須在隱藏自己的狀況下教養孩子,許皓宜說,如果以身作則必須壓抑父母做自己的機會,那孩子將來學到的是否也是壓抑自己?這樣的過程中,其實也正在扼殺孩子做自己的機會!
所以,許皓宜說,要當一對好的父母,除了父母彼此間相愛外,最重要的就是仍然可以「做自己」,那麼孩子才能學會做自己。
● 以身作則之外 應建立家長的權威性
那家長就會疑問:「教養孩子時,如果做自己跟以身作則間相違背時,那該怎麼辦?」就像是明明小綠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不准喝咖啡,可是自己卻做不到,結果引發孩子用父母教他的話來吐槽他們的情況,該怎麼辦?
針對這樣的問題,許皓宜說,家長跟孩子本來就不能相提並論!她解釋,在家庭心理學上,父母的權威在家庭扮演非常重大的腳色,家長應是家中「建立規則的人」,而孩子的腳色則是必須遵守這些規則,家長應讓孩子了解,在他們現在的年齡層,就必須要有他們應該遵守的規範,而不是跟家長相提並論。
舉個例子來講,大部分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喝咖啡,因為會影響孩子的發育,所以家長就必須以身作則也戒掉咖啡嗎?當然不是!許皓宜分享,她自己喜歡喝珍奶,也時常在孩子面前喝,但她的孩子卻不曾吵著為什麼媽媽可以喝自己卻不能喝的問題,其中的關鍵便在於教導孩子「為什麼」不能喝,當孩子「懂得」自己的年齡,喝這樣的飲料會有害健康,自然就不會跟父母爭吵誰可以誰不行的問題了。
許皓宜說,會有以身作則想法的父母,通常都是很棒的父母,但前提是要讓孩子了解,以身作則的「彈性」和「限制」,因為住在父母供給的家中,孩子得要學習「父母是Boss」,學習自律、了解規則的重要性,過了小學中高年級後,再開放給孩子更多的空間,孩子就不會有無法無天的未來。
● 許皓宜:「父母是人,不是神。」
許皓宜說,心理學談到,孩子還小的時候會將父母神化,對孩子來說,父母就像老天爺、神、巨人一樣,沒有一件事情難得倒父母,然而,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會發現原來父母不是萬能的,也有事情無法解決,接著會體會到父母就跟自己一樣也是平凡人,並在體會過程中學會自我成長,其中,若孩子覺得父母是萬能的時間越長,對挫折忍受力就越低。
所以,許皓宜建議,家長真的不需要像超人一樣,總是替孩子設想、解決太多事情,因為每當父母替孩子做一件事,就等於扼殺一次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一次次後,孩子對挫折忍受力就會越來越低,「家長們要曉得,孩子即將融入的社會現實並不是這樣美好的!」許皓宜強調,教養孩子應適時放手,讓孩子從小就能自我成長,並且在家長可以做自己的狀態下,帶孩子看世界。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focus.asp?sid=89&id=1060
*******************************************************************************
第一天帶他到學校,在我們大人離開的時候看他眼淚都快掉出來了。
如果我是他,我也會嚎啕大哭,不過我哭的原因跟他不太一樣。
我哭的原因是從此之後,就在踏入幼稚園教室這個時刻起算,面對的是短則十幾年,長則幾十年的學校生活。
能夠每天無憂無慮在家裡玩玩具、吃飽睡、睡飽吃、四處閒晃的快樂日子到此結束,從此以後每天要早睡早起、要跟老師同學整天坐在教室裡,然後寫作業、考試這些東西一個個就冒出來了。
進了學校、混進人群中,你再也不是在家裡三千寵愛集於一身的神奇寶貝,要獲得老師的寵愛、同儕的認同,就得表現良好、討人喜愛,跟在家裡面打個滾、跺個腳,玩具、糖果就送上門來的待遇完全是兩回事。
如果是我,知道接下來面對的是什麼,我一定比所有第一天上學的小朋友都哭得更傷心。
不過大家可能心裡有個懷疑,我跟大家一樣,小孩剛進幼稚園,所以應該也沒有什麼經驗,又不是什麼幼兒教育專家,怎麼有資格站在這裡跟大家演講?這點請大家放心,不懂的事情我絕對不敢吹牛。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內容很簡單,我想講的重點只有兩個:
一個是「不要學電腦」,另外一個是「不要學英文」。
對於這兩個主題我應該還不算班門弄斧,電腦算是我的本行,在研究所學的是這個,也靠這個工作賺錢了快十年;
我的英文也應該還算不錯,至少回英文 email跟人吵架沒有問題,或是可以隨時上台跟一堆老外做簡報,還能從頭到尾笑聲不斷,最後大家還起立鼓掌叫好。所以針對這兩個主題,相信我還可以給大家一些有用的資訊。
況且大家每天看報紙看電視,不三不四記者的報導、亂七八糟的談話節目都在花時間看了,我相信我的東西一定比他們要有水準得多。
===========================================================
====
我們先來看看坊間的幼稚園廣告,英文和電腦應該是兩個宣傳的重點。
只要打出「全英文學習環境」的招牌,每個月學費加個萬把塊不是問題。
如果又是外籍教師授課,跟「貨真價實俄羅斯金絲貓為您服務」的意思一樣,費用還可以往上加。
電腦教學也是一樣,強調有電腦教室、會用電腦畫畫,又可以加個幾千塊。如果是又有用電腦英文教學軟體,那真是金剛合體、雙效合一,每個月的學費絕對就比大學 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的薪水還要高。
大家都知道,賺小孩子的錢最容易,因為現在的爸媽都很捨得把錢花在寶貝兒子、女兒身上,所以這些不肖業者才會如此肆無忌憚。
但是,各位偉大的爸爸媽媽們,如果花大筆的錢對孩子有好處,當然很好,但要是花了錢又對小孩有害,是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當冤大頭又花錢找罪受?
我認為給幼稚園的小朋友學英文跟學電腦,就是在花錢找罪受,對孩子未來的發展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會害了他們。
===============================================================
我先從學電腦談起。
電腦其實是個笨東西
講到電腦,一般人的感覺都好像是很了不起的東西。
中國大陸的專有名詞翻譯很多都跟我們不一樣,有些真的翻得很好笑,例如軟體設計裡的物件導向( Object Oriented),他們翻成「對象面向」,迪士尼卡通的白雪公主( Snow White)翻成「雪姑七友」)
但是至少有一個重要的名詞對岸比我們翻得好多了,就是「 Computer」這個字,人家就直接翻成「計算機」,我們卻翻成深不可測的「電腦」。
「電腦」給了我們太多不實的想像,好像這台機器就真的跟人腦一樣,或是跟電影裡的電腦一樣,聰明絕頂還有人性。
所以會「玩電腦」是很酷的事情,所以「學電腦」是如此地重要,小孩子要趁早學,不要輸在起跑點上。
但是學過最基本的計算機概論的人都知道,所謂的電腦其實是很笨的東西。它認得的數字只有兩個--就是 0與1 ,簡單來講就是開和關兩種。
因為電腦只懂0 和1 ,所以所有的數字都是轉換成只用到0 和1的二進位來做計算。電腦之所以好用是因為它的運算速度很快,所以雖然方法笨,但是可以很快算出結果。
所有我們看到那些新奇好用的電腦應用系統,其實都是勞苦功高的程式設計師們的傑作。
電腦本身是一隻笨牛,程式設計師下一道指令就好像是揮一下鞭子,這隻笨牛才懂得走一步。
所以真正聰明的是我們人類,是我們指揮電腦去執行這些千變萬化的動作。電腦只是工具,我們可以利用它來做很多事。
就好比筷子是工具,我們利用它來吃很多東西,但沒有人會去崇拜筷子,所以大家也不必去崇拜電腦。
因此,不必急著學電腦的原因實在太簡單了,因為這種技術等到要用的時候花一點點時間去學就會了。
像我的兒子,一直到一歲多頭髮還長得很稀疏,牙齒也沒長出幾顆。我太太當時曾經擔心他頭髮和牙齒長得太慢,我就跟她說:「妳到任何一間小學看看,找找看有哪一個小孩是光頭或是沒牙齒的。」
我的意思是這些東西遲早都一定會長出來,根本不用著急。學電腦也是一樣,它只是一個工具,學一、兩下就會了。孩子這麼小就急著讓他學,等到長大了每一個人遲早都會這些東西,早學頂多只是現在可以在客人面前炫耀,但是隨之而來的害處要遠大於這些一時的虛榮。
首先,幼兒用電腦對身體健康有害。先來看我們大人好了,電腦螢幕看久了眼睛會累、會乾澀、會頭昏眼花;
然後滑鼠、鍵盤用久了會肩膀痠痛,手臂、手肘加手指痠痛,這種疾病的正式名稱叫做 RSI(Repetitive Strain njury ),中文翻成重複施力傷害,包括手腕神經壓迫症、脊椎神經傷害、頸部和腰部痠痛等等;
傳統的螢幕顯示器有輻射線,現在的液晶螢幕照樣有光點閃爍造成的眼睛疲勞。大人覺得不舒服會自動休息、自動去看醫生,但是小孩子玩得高興很可能就不理它了。
而且現有的電腦設備都是根據大人的體型來設計的,什麼人體工學電腦椅、人體工學滑鼠加鍵盤,都是大人的尺寸。然後螢幕擺放的高度和角度,很少因為要給小孩子用特別來做調整。
小朋友發育還不完全,這時候就用這些高科技的產品來操他們,真是非常殘忍的事。我常常看到小朋友仰著頭、拉長脖子、目不轉睛盯著電腦螢幕,小手用力地推著滑鼠、小手指吃力地按著滑鼠按鍵,按一下都很費力了,有時候還得「雙擊」,就是很快按兩下,這樣操下去對肌肉發展有好處嗎?對骨骼生長有好處嗎?對視力發展有好處嗎?看到這種情景真是叫人痛心。
然後,太早用電腦會阻礙學習。
我們回想在學習過程中,大部分重要的知識,不管是靠老師講解或是靠自修,大都是從書本上得來的。所以自己從書本上的文字、圖片上學習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我們看看這些小孩子所謂玩電腦是在玩些什麼,除了電腦遊戲以外,就是那些所謂「益智性」的所謂幼教光碟。
這些「益智性」的教學軟體也是設計的跟遊戲一樣,有可愛的造型和炫麗的聲光效果,目的是要孩子們「從遊戲中學習」。比如說學ㄅㄆㄇ,最後還是跟 Hello Kitty一起跳來跳去;或是學 123,最後還是跟天線寶寶一起爬山、翻滾。
有句話叫做「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這個道理用在學習上也是一樣。在一開始學習的時候,就讓他們習慣這種嘻嘻哈哈、聲光炫麗的學習方式,是不是以後學每樣東西都得像這樣生動好玩才能學?
我一直認為從圖片培養想像力,然後培養從文字閱讀中獲得樂趣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所以我認為,不管是從幼兒身體健康的觀點,或是心智成長和學習能力的培養方面,給幼稚園的小朋友用電腦並不是明智之舉。
我知道很多家長很喜歡這種幼教軟體,因為小孩子會喜歡玩,所以在家裡面可以隨時打開電腦讓他玩上一陣子。相信有小孩的人都知道這代表了什麼?
就是小孩可以自己玩,不會來煩我們,大人們就可以做自己的事,所以這是多麼偉大的發明。
小孩都喜歡看電視,但整天看「迪士尼頻道」或是「東森幼幼台」也有看煩的時候,現在又有這些電腦幼教軟體,電視看累了就來玩電腦,從電視螢幕前面搬到電腦螢幕前面,還可以贏得「學電腦」的美名,對家長們來說是多麼方便又美好
的事。
我想講幾句重話,不想陪小孩、懶得自己教小孩,就不要生小孩。 既然已經生了,就要花時間去陪他,自己去教他。不是小時候丟給要花錢的菲傭或是不必花錢的阿公、阿嬤,長大一點就丟給幼稚園老師,或是乾脆把小孩擺到電視螢幕或是電腦螢幕前面,然後自己就沒事了。
我自認還算是個稱職、有經驗的資訊從業人員,所以請大家認真思考我的話。
電腦操作這些技巧只不過是雕蟲小技,操作滑鼠、開關視窗、點選主選單,還有最傷手指肌肉的「雙擊」等等,都是沒什麼大不了的東西。另外像是製作文件、簡報資 料等工作,也都是按表操課的一般技術,智商再低都學得會。拿「會用電腦打報告」、「會上網看網站」這種東西來炫耀,實在會笑掉人家的大牙。
我要強調的是,電腦是很重要沒錯。我自己就是在資訊界工作,使用電腦是各行各業每一個人都必備的技能。但是使用電腦這種工具的能力要培養非常容易,可以說要用到的時候再來學都來得及。
小朋友們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可以玩的東西很多,學電腦可以等長大一點再來。
況且現在急著學,學到的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東西。打電動、上網每個人都會,中文打字、用電腦畫圖,甚至做投影片當報告,這些哪一個是不得了的東西?大家想想,中文打字最快的、創世界紀錄的,都是出自哪些了不起的學校的學生?所以這些是了不起的技術嗎?
我現在都還是用這個奇笨無比的微軟新注音輸入法,照樣可以打完整篇文章。這些沒什麼學問的東西就這麼急呼呼要小朋友們去學,到底是為了什麼?
==============================================================
英文有這麼嚴重嗎?
再來談談學英文。我的意見也是很簡單,就是幼稚園的小朋友不必急著學英文。
前陣子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廣告,一個戴眼鏡、乾瘦的男孩搖頭晃腦,身體劇烈擺動,用誇張的手勢和語調進行英文演講。
這原來是一家知名兒童英語班的廣告,記得它的旁白好像是「這個孩子為什麼這麼優秀」,可是我的感覺卻是「這個孩子為什麼這麼惹人厭」。
小時候如果班上有這種同學,不召集兄弟們每天照三餐修理他才怪。為了練英文弄成這副德性,人緣又不好,實在是划不來。
問題是「有這麼嚴重嗎?」
學英文一定得搞成這樣嗎?
看美國人講話,沒人像這樣誇張吧。學習另外一種語言,應該不是這麼嚴重的事吧。
相信現在大家都有共識,就是新一代的中文程度越來越差。沒有閱讀興趣,閱讀能力下降,寫作能力當然也跟著變爛。
滿嘴可以稀哩呼嚕講個不停,卻不知所云,一拿起筆就像拿鋤頭千斤重,連寫通順的文句都有問題。
接下來如果從幼兒就開始教英文,以後他們的中文程度會更差。因為學習的時間就是這些,要學的東西越多,當然就瓜分掉原來學習項目的時間。
我見過很多電腦程式設計師,自稱會很多種不同的程式語言,但是後來我們發現這些人對每種程式語言都只懂得皮毛,雖然看起來會很多,履歷表列出來滿滿一大段,不過只會寫很簡單的程式,進階的運用根本沒辦法。
真正的高手有的只會一、兩種程式語言,但是鑽研得很深,所以可以運用自如、無所不能。相信任何公司要找人,都會要找後者。
而且我們都知道,只要已經熟透某一種程式語言,要再學一個新的程式語言就不是難事。
我認為學人類的自然語言也是一樣的道理,總得先有一種語言的基礎,再來學第二、第三種語言。這樣對本國語言、文字的運用已經嫻熟,看得懂艱深的文字,寫得出通順、優美的文句,以這個為基礎來學外國語,才能學得好。
不然每種語言都懂得很膚淺,就好像只會用多國語言來說你好、再見、吃飽沒,我們要培養的就是這樣的下一代嗎?
幼稚園還好,過一、兩年開始唸小學,大家就會親身體驗這些所謂教改學者的可怕。
應該很多人都知道美國人的數學程度很差,不過大家可能很難想像到底有多差。
我曾經參與過一個開發美國學生數學教學軟體的專案,他們的大學申請入學是根據一個叫做 SAT的考試,裡面有數學這一科,它的數學程度就甚至比我們當時國中數學還簡單。
一元一次方程式、二元一次方程式、最基本的圖形幾何,就是這樣而已。
所以說我們的國中生數學程度就比他們的高中畢業生還好,事實就是如此。
但是現在我們的數學教材一直修改,目標竟然是要和美國的教法看齊。像是不必背九九乘法、要用加法來算乘法、用減法來算除法,搞得中小學老師們無所適從。
這種新數學搞到最後發現中小學老師們叫苦連天、學生叫苦連天、家長們也叫苦連天,唯一因為這些建構數學受益的人,竟然正是那幾個始作俑者的教改學者。
他們可以打著建構數學的招牌在外面開班授課,更厲害的是他們不只教學生,還可以開另外一種班,教家長怎麼回去教小孩。
本來教改是要讓學生減輕補習壓力的,結果反而讓家長也有補習壓力,讓這幾個大學教授們賺得更過癮。
反正這些半吊子學者的理想,就是要把台灣的小朋友都教成像美國人。英文能力要跟美國小孩一樣好,數學能力要和美國小孩一樣爛。等上了高中、大學,因為要讀原文書,所以非得看懂英文才行;在工作上要跟外國人溝通,所以非得會講英文才行。
但是幼稚園的小朋友們為什麼非得要學英文?為什麼非得要跟老外聊天?有的小孩連台灣話、客家話都不會講,跟阿祖、阿公、阿嬤都沒辦法溝通了,還要急著去跟老外打屁?
大家說要儘早學英文,因為現在英文是國際語言,美國是世界強權。所以能夠越早學英文,就能從小就開始像美國人,長大之後才不會輸給別人。
但是所謂的「美國人」,真的就是這麼優秀的民族嗎?我們就得樣樣跟他們看齊嗎?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355&prev=356&next=354&l=f&fid=10
*********************************************************************************
關於父母「以身作則」這件事…
父母以身作則是好事,
但因為教養孩子而放棄自己,
違背「做自己」的任務,
長期下來,孩子也容易迷失,
甚至不懂得做自己。
小綠今年32歲,有一個愛她的老公,兩個貼心的男孩,在旁人看來是令人稱羨的幸福家庭,可是最近,她卻一臉悶悶不樂,一問之下才知道是孩子的教養問題。小綠無奈的分享,前幾天因為自己喝了一杯咖啡,被孩子當場抓包:「媽媽妳不是說不能喝咖啡嗎?為什麼妳可以喝?」又或者前幾天因為孩子做錯事情,小綠生氣責備時,卻被孩子義正嚴詞的回:「媽媽妳不是說大小聲很不禮貌嗎?妳應該先跟我道歉!」害怕自己沒有盡到父母以身作則的榜樣,小綠只好默默壓抑自己原本的愛好跟個性,只是卡在做自己跟教養孩子中間的小綠大呼:「以身作則真的好難阿!」
心理學博士許皓宜說,父母以身作則是好事,但因為教養孩子而放棄自己、違背做自己的機會,不僅造成父母情緒壓抑,可怕的是,孩子長期在父母情緒壓抑下成長,也容易迷失,甚至無法做自己。所以,在面對孩子的教養問題,許皓宜始終保持一個態度,就是:「做自己!」因為家長做自己,孩子才能學會做自己。
● 家長應在「做自己」的前提下「以身作則」
面對孩子的教養問題,許皓宜表示,父母以身作則是好事,只是,以身作則應該有些限制及前提,她認為父母應該在「做自己」的前提下,以身作則。
許皓宜說明,很多教養孩子的書都提到,在教養孩子的同時,家長應該以身作則給孩子一個成長的榜樣。針對這樣的說法,許皓宜有不同的看法,她說,以身作則的真正用意是讓父母親抓住孩子模仿性高的階段,來做一些「好的事情」,像是垃圾分類、不闖紅燈等道德上的模範,父母這樣的以身作顯得特別重要。
然而,父母的以身作則若發生在親子間的相處呢?比如上面的例子,小綠為了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雖然以身作則警惕自己,但另一方面卻必須放棄做自己的任務,結果變成小綠必須在隱藏自己的狀況下教養孩子,許皓宜說,如果以身作則必須壓抑父母做自己的機會,那孩子將來學到的是否也是壓抑自己?這樣的過程中,其實也正在扼殺孩子做自己的機會!
所以,許皓宜說,要當一對好的父母,除了父母彼此間相愛外,最重要的就是仍然可以「做自己」,那麼孩子才能學會做自己。
● 以身作則之外 應建立家長的權威性
那家長就會疑問:「教養孩子時,如果做自己跟以身作則間相違背時,那該怎麼辦?」就像是明明小綠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不准喝咖啡,可是自己卻做不到,結果引發孩子用父母教他的話來吐槽他們的情況,該怎麼辦?
針對這樣的問題,許皓宜說,家長跟孩子本來就不能相提並論!她解釋,在家庭心理學上,父母的權威在家庭扮演非常重大的腳色,家長應是家中「建立規則的人」,而孩子的腳色則是必須遵守這些規則,家長應讓孩子了解,在他們現在的年齡層,就必須要有他們應該遵守的規範,而不是跟家長相提並論。
舉個例子來講,大部分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喝咖啡,因為會影響孩子的發育,所以家長就必須以身作則也戒掉咖啡嗎?當然不是!許皓宜分享,她自己喜歡喝珍奶,也時常在孩子面前喝,但她的孩子卻不曾吵著為什麼媽媽可以喝自己卻不能喝的問題,其中的關鍵便在於教導孩子「為什麼」不能喝,當孩子「懂得」自己的年齡,喝這樣的飲料會有害健康,自然就不會跟父母爭吵誰可以誰不行的問題了。
許皓宜說,會有以身作則想法的父母,通常都是很棒的父母,但前提是要讓孩子了解,以身作則的「彈性」和「限制」,因為住在父母供給的家中,孩子得要學習「父母是Boss」,學習自律、了解規則的重要性,過了小學中高年級後,再開放給孩子更多的空間,孩子就不會有無法無天的未來。
● 許皓宜:「父母是人,不是神。」
許皓宜說,心理學談到,孩子還小的時候會將父母神化,對孩子來說,父母就像老天爺、神、巨人一樣,沒有一件事情難得倒父母,然而,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會發現原來父母不是萬能的,也有事情無法解決,接著會體會到父母就跟自己一樣也是平凡人,並在體會過程中學會自我成長,其中,若孩子覺得父母是萬能的時間越長,對挫折忍受力就越低。
所以,許皓宜建議,家長真的不需要像超人一樣,總是替孩子設想、解決太多事情,因為每當父母替孩子做一件事,就等於扼殺一次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一次次後,孩子對挫折忍受力就會越來越低,「家長們要曉得,孩子即將融入的社會現實並不是這樣美好的!」許皓宜強調,教養孩子應適時放手,讓孩子從小就能自我成長,並且在家長可以做自己的狀態下,帶孩子看世界。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focus.asp?sid=89&id=1060
*******************************************************************************
| |||||||||||||||
(取材自嬰兒與母親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4/mamabox/s4baby02_63.asp
********************************************************************************
|